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回到民国当导演
  4. 第82节

第82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投给自己最喜的影片,最后产生一个最受观众迎奖。

京城居民作为纪霜雨最早、最实的支持者,此时也展现了他们好客的一面。

“您打哪儿来?一看就是去华戏参加电影节的吧, 过几天就开幕了,赶去买票吧,一张那是一天的。最近的票房就设在乐戏园, 买完了,还能看场戏!”

“您是喜纪霜雨?那给您推荐一个好去, 旅游手册上不会写, 您上小鼓胡同,那是纪霜雨以前住的地方, 好多他的邻居,看着他大那, 跟他们唠唠, 能知不少趣事。”

“就在华戏门,有租《镜月》戏服、的,还带摄影师, 有这个条件,可以换了再去合影!”

“哪国来的?我想想左拐买票用外语咋说来着……昨天人家才教过我。”

这个期间,甚至诞生了华夏第一批职业导游……

那些小吃摊也特别会生意,捣鼓一些电影里现过的,或者脆八竿打不着,给它起个和电影人沾边的名字,生意居然也不错。

……

第一届华夏电影节,开幕式上,除却电影界人士,亦有邹暮云、周老太爷之类官员名捧场,中外记者成堆,再加上大批观众,把整个学校得满满当当。

黎牧用他的镜记录着这一切,拍摄担任开幕式主持的赵嵯峨一上台,便博得满场呼与尖叫。此片红遍海外,在场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另外还有一位算是副主持,通中文的洋人,是从制片公司借来的,负责翻译。

不过好些洋人看了很多遍华夏电影,在赵嵯峨说到关键词时,他们已然是呼鼓掌了,还有人能字正腔圆地喊赵嵯峨的名字。

这虽然是华夏第一次举办电影节,但纪霜雨参加过的电影节太多了,也不乏作为评委席,对其中程知之甚多,因此整个仪式十足,有条不紊,细节安排妥当。

纪霜雨本人也代表委员会上台致辞了,嘴炮向来是他的项,自然信手拈来,“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谢各位的席。影戏,是继诗歌、舞蹈、音乐、绘画、建筑、雕塑后的第七艺术,也是汇了前六者的产……”

先把电影艺术给夸一遍,然后细述一电影艺术大师,包括了电影的各行,他多会捧人啊,听得剪辑师、编剧、演员……等等职业的人士,全都心愉悦。

纪霜雨对每个幕后人员工作的重视,是大家都知的。

他对剪辑的推崇,更让剪辑师们的地位一跃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薪都变了。

单单是这一,就足以让所有的剪辑师谢他了!

“希望在未来的日里,我们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创新发展,找到更多的拍摄角度,鹤年与诸君共勉!”

纪霜雨说罢,掌声响起,也昭示着电影节正式开幕了。

来,大家会一起欣赏电影节的开幕片,即王和笙执导的一电影,是他在华戏创作来的《木兰》。

观其名就知取材自大家都听过的华夏传统故事,这一已叫本土观众未看便先兴奋起来了。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