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4. 第109节

第109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年的技术骨,向来也就是被尊称一声“师傅”,被喊“专家”还真是一回。

脸上好生有光。

林思危又:“这些专家不仅能为生产力,还是以后给学生上课的客座教授。”

“哟,不敢当,不敢当。”老梁赶摆手,其实眉开笑,连光秃秃的都在发亮。

其实那有什么教授不教授的,粮校虽然是省级,也只是个技工学校,就是校谢宝生也不敢说自己是教授,压就没这个职称。

但加个“客座”,听着就非常有档次。而且,也不用职称。

学校说你是“客座教授”,你就是。就如小林老师说你是“专家”,你就是。

这些老技术骨,一分是手里的技术不想荒废,另一分原因也是冲着多一份收来的。没想到还能得到这样的尊敬,活自然更尽心尽力。

谁也没忘了,今天的主角是胡巧英。

张正德对胡巧英:“胡老,您看咱们这个厂刚起步,到这样真不容易啊。”

胡巧英:“想起我当年创业,也是艰苦啊。”

然后转对谢宝生:“谢校,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去办公室谈谈?”

第140章 合资

众人到会议室落座, 胡巧英开门见山:“我想注资良效品加工厂。”

谢宝生呆住。

他一个了多年教学的校,没经历过这事。校办工厂还可以被外面人来投资吗?

而且这人还是华侨,这投资算是……外资?

这局面, 谢宝生有不会了, 不由看向轻工局局张正德。

张局也不会啊。

整个晋陵轻工局,都没有一家由私人来注资的企业, 更别说还是外资。

不过张正德跟着考察团去过好几次京城和海城,数年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外资持迎态度, 一些国际上非常有名的品牌已经到大城市投资建厂。晋陵离海城很近,虽然城市不大,但工业基础很好, 也有心接纳外资, 不过到目前只在初步意向中, 并没有真正落实的。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