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4. 第115节

第11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

说起来庞建萍如今倒也是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事细致,勤极好;脾气也好,厂里这些人有什么困难啊,困惑啊,开心啊,都愿意来跟她说。

吴山海想的是,既然现在他们两个主厂里的设备技术, 那他和梁金声去订货当然顺理成章。

没想到梁金声倒是呵呵笑了两声,笑得颇有些惭愧:“也差不多就是贼。我家里有人要照顾的。”

“怎么了,怕上班打瞌睡啊?”庞建萍笑,“梁师傅你晚上贼哒?”

庞建萍笑:“刚刚看见你茶缸都快见底了,就顺手帮你倒上。”她指指工箱边的瓶,那示意是很方便,并不是特意为止。

梁金声笑:“这样味。”

梁金声刚刚纪录完一组数据,抬就望见庞建萍笑眯眯看着他。

“哦。”梁金声脱,走到工箱边喝。他每天一早过来,总是泡上的一杯茶,原本雪白的搪瓷缸厚厚一层茶垢,已经看不本来颜

庞建萍得知,倒也不大张旗鼓,端着茶杯来到制麦车间,在忙碌的梁金声边站定。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晚上贼是晋陵的一句俚语,形容晚上不睡觉的人,倒也是没有恶意的一句玩笑话。

“不过啊,也见不了底,你茶叶放这么厚一层啊,都喝光了,茶叶还有小半杯呢。”

“啊?”庞建萍觉得自己可能碰到了真相的边缘。

“庞会计什么事?”

谁让小林老师太年轻,且工作也太忙呢。

“没什么事,刚给同学们布置完任务,闲了,随便走走。”

顾洽在省城疲于招架之际, 林思危这边也遇到了新问题。

林思危听闻,便让庞建萍去问原由。

茶么就是提神的啊,我晚上又不喝,就白天喝。”

设备不难买,吴山海一个电话自然会有省的同行帮忙介绍,但需要去隔城市订货时, 梁金声却面

小林老师虽然平时对他们要求严格,但在这方面却一都不抠门。可梁金声还是不愿意差,说什么都可以,但每天晚上必须回家。

但林思危却觉得,依靠收购的方式, 一来难以保证麦芽质量, 二来万一市面上麦芽张,还会被人拿。酿酒总厂如今大麦收购不足, 就是个很好的前车之鉴。大麦这样的基本农作尚且会有短缺挤兑,何况半成品的麦芽?所以和吴山海商量过,又考察了周边的厂家, 他们决定自己制麦。

立仓贮藏更科学, 也更先, 能采用机械提升, 也能自动控制温度和度, 大大提升麦芽品质。现在胡巧英这边很快会有资金到位,林思危觉得,不如直接上立仓, 淘汰旧技术。

“梁师傅你负担很重啊。”她

“不怕睡不着觉啊。”庞建萍又问。

差也不会亏待他。

梁金声现在非常有“专家”自觉, 他也认为林思危的想法是对的。

他手指一搭上茶缸,轻轻“咦”一声,问:“庞会计帮我倒的?”

作为啤酒制造最基本的原料——麦芽,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可以从周边的麦芽厂收购。

而大麦收获之后并不能立刻制麦环节,而是需要经过大约6到8周的贮存 ,让大麦度过休眠期, 从而备发芽能力。现在大分厂家的制麦车间基本都是箱式地面散存的方式, 但酿酒总厂不同, 他们是全省第一家采用立仓贮藏的厂家。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