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第24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背后还有人?”贺熙华淡淡道。

孙熊将信递给他,“大人可识得这字迹?”

贺熙华看了眼,缓缓点头,“泗州别驾。”

“这便是我玄启朝的吏治。”孙熊闷声道,“下一步,大人你是打算绕过泗州直接上报朝廷,还是准备逐级上报。”

他的言下之意便是担忧泗州刺史与黄县丞等人沆瀣一气了。

贺熙华沉思片刻,“我直接修书给淮南道黜置使,请他上报朝廷。”

黜置使时有时无,若有则一年一换,驻地又不在泗州,与他们合谋的可能性极小。

“对了,”贺熙华见他神色郁郁,有意岔开话题,“你可知我们是怎么找到你的?”

“难道不是周俭昌他们?”

贺熙华摇头,“非也,他们逃出来时,我与衙役主力并不在左近。是你那匹马,突然跑出来不断嘶鸣,然后又带路,我们才得以找到你,免得酿下大错。”

这时孙熊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自己竟是骑了马去的,竟就将它留在客栈那许久,也未想的起来去寻它,一时间愧疚万分,“它惦念着救我,我却将它忘了,如此一看,远不如它。”

“待会你去看看它,日后待它好些,马是最通人性的。”贺熙华约莫祖上养马,提及马来满脸温柔。

孙熊点头应了,决定回头便去探望孟精,给它喂些上等马料,一边取出一份拟好的条陈,“养济院之事,学生略微想了想,粗粗拿了个章程出来,请大人过目。”

贺熙华打开一看,足足有七八页之多,包括效仿军卒管理,将养济院实际人数编号造册,册中应有年龄、外貌、为何残疾孤苦、原籍等,裁革、病故、顶补、新收等也要及时录入;每年每月发放给孤贫老弱的口粮、布匹等也要造册登记。最重要的是,孙熊提出要请上官定期派遣无关官吏前来点验,房屋完好、孤贫在院、并无冒充才算合格。

“很好,此番去太平镇,你是大大进益了。”贺熙华满脸欣慰,连连拍他肩,仿佛他是自家儿子。

孙熊谦辞,“学生不过是在养济院有所感悟罢了,若是大人去了,定能拟得尽善尽美。学生还未写完,还请大人斧正。”

贺熙华想了想,提笔在一旁添上:有人冒滥,官员不察,降一级,官员纵容,革职;纵容胥吏令人代领或是监守自盗,流徙;符合孤贫条件却不养济,杖六十;上官包庇,同等惩治。

孙熊在一旁看着,本以为自己想的已颇周全,可和贺熙华一比,仍是略有欠缺。

似乎看出他所想,贺熙华安抚道:“你方到县衙数月,能想的如此周全,已是颇为不易,若你与我一般做了两三年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