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军和印度兵成为日军的阶囚。
日本人占领这里后,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意为南方之光。这个名字对新加坡人来说,都多少带着讽刺意味。之后,在接受投降的前14天,日军展开疯狂的“肃清”行动,以报复当地华侨和义勇军曾行过的抗日活动。所有年龄在18~50岁的成年华人男
都被驱赶到“检证中心”挨个盘查,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空地上,没有
和
,经受风
雨淋和鞭笞。那些据说是抗日分
的都被抓
来送往监狱,但大
分被杀掉。他们有的被用船运到绝后岛(圣淘沙岛)附近被扔
海里,有的
脆被赶往海里用机枪扫
。据实际估算,在那两个星期里,被杀害的华人平民约有2.5万人。日本人本来希望华人自愿与之合作,以方便他们更好地
理这里,但“肃清”行动使这
可能
变成没有可能,大屠杀在华人心里都埋
了仇恨的
。
空袭过后的新加坡1942年初,日军空袭过后的城市冒起黑烟,不知又有多少孩
失去了父母,多少家
支离破碎。
日军对待战俘也相当残酷,拒绝变节的军官和士兵都被杀害或暴力折磨。1942年9月,约有1.5万名战俘被拉到广场上,日方要求每人签一份绝不逃跑的保证书,但战俘们拒绝合作。他们被滞留在广场上三天三夜,几名逃跑者也被公开
决。这次事件不但没有打击战俘们的士气,反而让他们更加同仇敌忾。战俘营里除了暴力折磨,最悲惨、最困难的还是
短缺,在被关押的第一年里,他们便被降低了
给量,能够参加艰苦的劳作那是更“幸运”的事,因为意味着能得到较多一
的
。而在日据时期的最后几个月里,战俘们所得的
粮还不够
牙
,很多人都没能熬过那段时间。这些战俘病死、饿死无数,到后来还有一大批被拉去修泰缅那条“死亡铁路”,许多人又在这项苦差中送掉了
命。
相比于新加坡的来人、欧亚人和印度人,日方对待华人更为严酷,无论是榨取钱财还是实施严刑峻法总是先对华人
手。在“肃清”行动之后,他们成立了华侨协会,向
来亚地区的华人索要5000万元的奉纳金。其中,新加坡要承担1000万元。日军将领山
奉文当初给
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钱是你们向日军赎罪的买命钱。”70多岁的著名华侨林文庆被迫担任华侨协会会
,并以他的名义去筹钱。
投降仪式后的双方代表团1945年9月12日,政府大厦举行了日军投降仪式。之后,双方代表团走大厦。
呼的人群1945年9月5日,面对重返新加坡的英国军队,人们发
了
呼。人群的上方,英国国旗飘扬,这代表日军对新加坡的占领结束了。虽然英军受到了
迎,但从此以后,英军在新加坡民众心中的威信大不如前。
在整个日据时期,言四起,人心惶惶,告密和私刑横行,稍有不慎就会被认为拥护英
文化或反日,被宪兵队抓走
行严刑拷打。人们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赚到钱便挥霍一空,因为不知
自己和全家明天会发生什么。随着
资的极度匮乏和日方滥发军票(代替英国的货币,俗称“香蕉票”),新加坡
期陷
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不少不良商人囤积居奇,导致
价飞涨,米价从1斤5元涨到5000元,城镇住宅的房
也翻了50~60倍。到后来,几乎每样东西都变成“黑市
易”,甚至连
士车票、电影票等都要以黑市价格
易。到日据后期,大街上到
充斥着无用的军票,在日军投降日,许多人索
把军票当成冥纸烧给自己的先人。
日军统治期间,改变的不仅是这里的生活,还有人们的价值观。人们以往奉行的公正、善良都不能再作为生存去的资本,见机行事成为人们看重的
德。一些非法贸易者和赌徒成为新富阶层,那些文员、教师等白领阶层则薪
微薄、
境艰难。这
价值观的改变甚至
影响到日军投降之后的很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