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孤城闭
  4. 第58页

第58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知当今皇后姓曹,也隐约听说过皇后是曹彬的孙女,但曹彬儿有数人,孙女想必亦不少,他万万没料到曾与表哥举行过婚礼的那位曹氏女公会获选,受册为后。

我见书架上帐本没地搁了,这些书你又许久不看,就拿去垫箱底沅沅说,见冯京脸不对,忙又:地上有些cháo,所以变皱了,不过没关系,明天我就拿去晒gān压平!

冯京摆首:舍书本尘封已久。何况,自隋唐至国朝皆有规定,工商不得仕,京不敢再奢求应举。二位兄台已于解试中脱颖而,释褐在望,将来曳紫腰金,亦指日可待,却不以结jiāo工商杂类为耻,仍与京联席共饮,京已荣幸,激不尽。

冯京接过,眉一蹙:怎么变成这样了?

她眨了眨,颇为不解,但还是认真作答:当然认得你就算化成灰,我也能把你认来。

次年,曾到冯京家中客的那两位州学同舍通过了在州府举行的解试,准备赴京参加省试,即礼贡院锁试。冯京再次邀请他们至家中,设宴为其饯行。

宴中冯京把酒预祝同舍科场告捷、平步青云,同舍连声谢,之后,其中一人注视冯京,甚是慨:当世才华盖世,远胜我等,若当初一同参加解试,只怕解元衔亦唾手可得,如今我们三人相伴京,岂不快哉!

许愿

前曾在径山寺许过愿,因此后来特意去还愿。皇后此行不yù兴师动众,一路扰民,故未列仪仗,只秘密通知沿途地方官接驾护卫。县令解释说,打量着轻袍缓带的冯京,忽又叹:当年官很是羡慕冯兄,笔诗作隽迈豪放,获国母赏识,何其幸也!中阅冯兄大作后即断言冯兄中有丘壑,他日必贵显。冯兄如今虽鲜衣怒,坐享醇酒玉,但恕官直言,商贾毕竟属杂,若冯兄甘于一世陶朱公,岂非与中判词相去甚远?

于是他请来名医为沅沅诊治,亦不惜重金为她求药调理,为分散沅沅的注意力,不让她继续沉湎于丧之痛的记忆里,他亲自教她记账,理财务。他的这些努力终于开始见效,沅沅渐好,也对理财有了兴趣,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他依然凝视着她,问:沅沅,你认识我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当然他那无形的泪只向心里,并未形之于,而沅沅算帐间隙转看他时也只发现了他的失神。

半年后,当年曾与他把酒言的余杭县令任期满,改知鄂州另一县,途经江夏,冯京得讯后前往码相迎,并设宴为其接风。其间冯京提及往日事,试探着问当初京中来的夫人份,想必时过境迁,县令亦不再有顾虑,遂坦然相告:那时来的,是天之妻,本朝国母,皇后曹氏。

在目前收微薄,难以养家的qíng况,这确实像是个不错的路。略为考虑之后,冯京接受了叔父的建议,暂时搁书本,开始与他一起经商。而效果很好,他相当聪明,会分析所得信息,致商界游刃有余,堪称袖善舞,未过数月家中财政景况已大为改善。

沅沅想了想,掉跑回卧室,须臾,拿了几册皱皱、满是污痕的书递给他:是这些么?

沅沅哦了一声,再偷观察他,很小心地问:我可以留在这里算帐么?

心思去经商,岂有不发财的?

他侧首看着这位与自己朝夕相的妻,竟无法觉察到往昔的亲近,两人并肩而坐,之间却好似隔着千山万,烛红影里,她角的微笑显得空前地遥远而陌生。

我那几本《大学》、《中庸》呢?冯京手指书架问。

他默然,但最后还是颔首同意。于是沅沅愉快地在他边坐,开始劈里啪啦地拨算盘。

皇后?冯京惊讶莫名。脑中一幅幅影像如书页般翻过:红绡纱幕后着红素罗大袖衣的新娘引臂簪;素颜女在绀发少年的扶持上车,端然坐着,帘幕垂,隔断他目光的探视;径山寺的夫人莲步轻移,颌微扬,发髻挽,脖颈弧线好,在帷幕上投的影如云飘过那些都是她么,皇后曹氏?

我心中所想,她大概永世都不会明白。冯京默默对自己说,这个念无可抑止地令他觉得悲伤。

之前的好心qíng就此散去。回到家后,冯京郁郁不乐地书房闷坐片刻,忽然想重寻几本久违的经书来读,但一顾书架,目所及皆是帐本,翻来翻去,竟怎么也找不到他想看的书。

此时沅沅闻声而至,臂中还抱着把算盘,微笑问他:你在找什么?

你这样呆呆地看着我什么?她笑问。

他恻然笑笑,轻轻把她拉到怀中拥着,再不说话。

冯京重重气,把书抛在桌上,坐,漠然:罢了。我也没说要看。

7.许愿

同舍听了忙劝:当世何此言?你我从来都是一般人,你虽过一两笔生意,却也不必把自己归工商杂类。当世还年轻,若现在开始停止经商,继续读书,次再参加贡举,亦未为晚矣。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