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女户
  4. 第195页

第195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亦不甘落后,上前一步:只恐百姓有愚昧顽固者,既不肯迁移、更不肯捕蝗。臣尝闻,民间有崇拜蝗神者。

:不是我的主意,是你原先就有的主意。因兼并,要与多来的人寻路,听命经商,是也不是?商贩又不耕,他吃的饭哪里来哩?他为何肯经商哩?因能赚钱,钱能买米。有利可图而已。今朝廷发米粮,难是白发的?都有手有脚,朝廷又艰难,难要白养着人?与他们说,一斗蝗虫换一升米!谁个要拦他们吃饭,他们倒要先吃了谁哩!蝗虫又多,捕起来又不难,三尺孩童也能的。

于是九哥颁旨,政事堂令,即命先前派往北方巡视之御史与太学生,就地招募自愿往西南迁移之民。又令各地捕蝗。

泽心里早叫了八百声晦气,暗必是近日不曾与佛祖烧好香,竟又叫他遇着这百年难得一见的好事。匆匆将事禀报,多的一字也不敢提。丁玮满面懊悔,:前几日看着他们几个小学生捉着蝗虫玩,我只他们淘气,臣不能见微知著,以致误了大事,死罪!

九哥恨声:事已至此,本当共时艰,如何反有人气?因将县令不肯行令之事说了。

泽半转了脸儿看着靳:也不须悉数全迁了,区区蝗灾不过一时之事,待时过境迁,北方田地岂不无人耕了?不肯迁移的人,朝廷这一季还赈得起。言毕,却与九哥换了个,两人心里却想:恐怕靳说的,近乎实qíng。上却不能示弱。

颇不自安,她自是不很信这些个鬼神之,然自九哥登基以来,坏事未免太多了些儿。又,前几日她才炸了几盘儿蝗虫,北方便有灾异,她很有几分疑心,这是蝗虫报复她孙。见了九哥,也小心接了,问他:怎地又有事儿不成?事已至此,还能坏到何?且放宽心。

起来拦着他:你且休急,我却有话要说。如今丁太傅有急事,朝廷上着北方,他们上课也不安生,索xing叫他们放几天假,你将大郎带了去罢!他也该晓得你为国不易!


却说九哥叫个县令上书气得摔了奏折,却也不曾将这县令如何,只严命其依旨而行而已。生了一肚气,颇觉坐立难安,看看时辰,便往崇庆殿而来。

田晃却说了句公话儿,上前朝九哥一拱手儿:纵是先晓得了也于事无益,除非天肯场透雨。

亏得这殿里读书人多,又有几个贤榜样,咬咬牙,李泽拱手儿:官家,唯今之计,唯有令捕蝗一途了。朱震此时才接上来:还有赈灾、恤民,今有此变,想来先时议的移民屯田之事,却有许多人响应了。请严令地方官员,时刻巡查,毋令因灾生变。

田晃说这话时,乃是秉着公心,九哥近来听着雨字便觉着戳心,脸儿更沉了几分。开声儿便沉了几分,问:如此,该当如何?也是,蝗灾不似这旱之灾,初来之时还好应付,成片蝗虫只要现,不消多时,便甚都不剩了。吃完一地,便又成群结伴儿地往另一地去,拦都拦不住。

所可为难者,便是靳所言,民人皆不敢捕蝗,恐怒了蝗神,再降大灾。便是有些个官员,虽是读的圣贤书,心亦不安,乃至公然抗旨,上书与九哥请毋为此荒悖之事。恨得九哥将奏折摔于地令政事堂,督其捕蝗而焚。

西南新垦之地,皆领新稻,气候又较北方。算着时日,这些个移民过去,年还能再一茬稻,来年粮便足了。有动早的,今年或可收着两季。

听他这一说,又见九哥捕蝗之意艰决,便也气起来:我便得罪你又如何?第一莫,第二莫休而已!便与九哥主意:这却也好办。九哥:怎生好办?玉:他一个人纵愿意,能捕多少?总是要靠小民的。只要小民愿意,于县令何gān?国家禁yín祀,yín祀何时断绝过了?

彼时正当耕将完,叫蝗虫过境,还能耕个甚?各地官员便将耕且放,贴告示、派衙役,往各乡村宣令。也有已将田地押与人,已无产业的,看着家徒四,便即收拾行装,yù往西南去的。也有家中人颇多,不能悉数养活的,便分一半人去。也有家中兄弟极多,一朝分家,各成贫民的,亦着签儿分人前往。此外又有些个依附豪qiáng之佃农,田原便附于豪qiáng之族,又不得赈济,索xing携家带,也要往那去。

今日听着蝗虫为灾,心里只恨昨日不曾将天蝗虫尽才好!

九哥听了顿时心一松,笑:大妙!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九哥:你说了这许多,究竟有何妙计?

胆气愈壮,且说九哥:蝗虫也能吃哩,前些时日咱吃的那个蚱蜢,便是了。你吃着香不香?有了它,还怕饿着了人?九哥不禁莞尔:你才晓得?玉:蚱蜢属多哩,也有蝗虫叫蚱蜢的。九哥听她嘴,也不与他争辩,:事qíng急,我须与政事堂商议,及早颁旨去。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