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人议着大事,宫外人未必便不议大事。官家与宰相议的是灾qíng、赋税,民间议的却是:天命。
这京里不知自何时,忽地有了一股流言,道是自这官家入京,天下从此多事。先是先帝死了三个儿子,登基后又有兵祸,次又是旱灾,现又有了蝗灾,北方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纵是那一等觉着这官家是好人的,也要叹一句:真是邪了门儿了!明明是既不奢侈也不好色,更不曾昏聩枉杀忠良,怎地偏叫他遇着这等事了?也有初时说这官家好,如今又转了心思的说:许是真个不合适哩。
内里又有一等浑水摸鱼的,别有用心悄与人说:你们难道没发觉?自这官家来了,这天下便换了个模样儿。往日北人多富贵,南人多粗鄙。如今呢?南方风调雨顺,北方却多灾多难!别是吸了北方气运补了南方了罢?这官家生母是南人,如今中宫娘娘也是南人哩
此话一出,听的都惊骇已极,慌将手一摇,道:可不敢胡说八道哩!心里却不由记着了这个说法儿。
这样的说法儿,北方受灾之地亦有。纵有着不悟与清静等先前为官家造势,听的人终是半信半疑。
这一日,京郊一户庄院里,朱瑜接着了朱清。朱瑜虽离了朱震府上,却有朱震与他安排了田宅,虽不如京中府邸,却是安闲适意,也不与京中朱氏有甚jiāo际,只闭门度日。前年娶一乡绅之女为妻,京中晓得了倒与他些贺礼。如今儿子都生了,朱瑜忆及往事,恍如一梦。
见着朱清,张口唤一声:二叔。又闭了嘴。朱清笑道:叫了十几年,如今再叫一声儿,又怎的?
第145章 暗室
却说北方因旱qíng而生蝗灾,弄得朝廷焦头烂额、上下人心不稳,以致京中亦有流言传出,道是这官家来头委实不好,弄得北方大地一片凄凉。更因朝廷又兴迁北人实屯垦西南之地,虽有各种免税之策,却好似坐实了夺北方气运以补南方之说。
原是因着灾异而出了些许不满以致有些个谣言,这谣言又反过来更促人心生不满。小民无知,只晓得人云亦云,只消天下不乱,他们不过是过过嘴瘾罢了。若是一朝有变故,恐是良民变bào民。然起事却不在他们,从来治乱里小民不过随波逐流而已。生事之人是火,小民不过是风,火借风势、风借火势而已。
外间流言渐多,洪谦、郦玉堂等与帝后亲近之人,并御史里那些个不yù动乱之人,皆言与九哥:须防有人生乱。弄得九哥也是心烦意乱。他的心里,是子不语的,却架不住这许多坏事接二连三寻他而来。经历许多灾异,再叫他听着这话儿,口上说着不信,心里也信了五分了。
政事堂里李长泽等人亦说九哥:不可不慎。九哥兴致却并不高,低声道:天下确是多事。
朱震见九哥如此,未索xing说得直白些儿,上前一步道:天下多事,不过天灾,臣请官家小心人祸!话儿里既带出南北之分,便不是寻常人能作得出来的夭!若真个是小民心头生出来的,必是穿凿附会,说甚个星宿转世等语,绝不致说到南北之分上来。自先帝朝起,南方渐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rǔ,家有余财者例读书考试,得中进士入朝为官者渐多。北人以朝廷原多北人,今南人骤入,是夺其富贵,常有鄙薄之语。
九哥渐听住了,细细一想,确是如此。
田晃道:咳咳,天下人皆是官家之臣,奈何分甚南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