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最后的帝王
  4. 第395页

第395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协召见他,更多是于私,要看一看诸葛亮的这位哥哥是怎样人,一藤上来的瓜,总有几分相似之

刘协笑问:“先生何不去荆州?孔明那里正缺人手。”话是这么说,但亲兄弟那里,给的官职总比吴中要许多。

直到三个月前,人人都来贺他,说是他弟弟了荆州刺史。诸葛瑾既为孔明喜悦,又为他悬心,更好奇当今皇帝是何等样君主,竟敢启用孔明这年方落冠的年轻人为一州刺史。

当初父亲病故,战之间,诸葛瑾与诸葛亮兄弟跟随叔父南,途中离散,已多年未曾相见。诸葛亮在荆州还算安稳,诸葛瑾这几年却是居无定所,又与友人在吴中游历,所以连通信都不能及时,每每三五月间能得一封信,已是不易。

若真换个二十岁的皇帝来,未必能立时就领会到张昭的意思。

民众又凶蛮, 一着不慎,就会发展成械斗,极是不好理。”

诸葛瑾坦然:“微臣在此地,与步骘、严畯最好,曾一同游历吴中,志趣相类。其中严畯最,微臣次之,步骘又次之。论才学,微臣与严畯都不及步骘。”

在张昭之后,刘协又召见了诸葛瑾。

诸葛瑾既不喜也不恼,只是:“理朝廷事务,并非乡间械斗,倒是不讲究打虎亲兄弟的。”

所以地图上看着还有很多能够开垦的地方,但实际作的时候,难度极大,不是本地士族,还是孙氏等后来势力,都不愿意牺牲人命去开拓更大的田地——划不来。

但刘协两世帝王,跟各老臣周旋日久,听这等话就跟喝一样自然,一笑:“史是办事的老成人,朕明白的。”

张昭此言,也就是告诉皇帝吴地最本的问题,势力太多,地盘不够分的,而朝廷不要误以为还能拓更大的田地来,的政令之,很容易激起民变。

诸葛瑾乃是诸葛亮的异母哥哥,当初家族南之时,战之中走散了,来到了吴地,于去岁刚被推荐给孙权,领了个虚衔,暂且还没有正式职务。

吴郡以南,在以前都是蛮夷之地, 瘴气遍布,北地人了山林,本活不去。

如今见到了皇帝,诸葛瑾倒是不奇怪了,观之便是一代雄主之相。

不过半刻钟,张昭就退了来,而他确信,府中的君王已经彻底了解了吴地之事。他再没有更多能提供的有用信息了。

刘协被他逗得一笑,见他安守低位,不慕不怨,忍不住:“先生是君呐。”于是便问他在吴中可有好的俊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张昭原是准备要给皇帝一步解释的,闻言倒是微微一愣。他也辅佐了孙权一年,此时却见皇帝与孙权一般年纪,但全然没有孙权在政治上不成熟的一面,很多事都是一就通,本不用铺开解释。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