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坠楼人(父女/兄妹/短篇合集)
  4. 魔宫十一

魔宫十一(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杭州,已经是千年前了,那时杭州因为离海太近,源大都非咸则苦,居民不多,也谈不上什么景致。”

阿措:“那你来的时候确实很早就,后来有一位杭州刺史,在西湖上修了石函桥和石函闸,那时西湖还叫钱塘湖,又凿了六井把湖城里,杭州人从此喝上了清。再后来,放钱塘湖运河,溉了沿河的上千顷田地,杭州城便渐渐繁盛起来。不过芙宸仙请阚明达看风时,西湖因为年不治理,已经被淤泥和葑草堵过半了。直到苏东坡来杭州知州,修复了六井,开通了运河,疏浚了西湖,杭州才变成现在模样。你不是说西湖是龙吗?苏东坡也是这么说的:‘  西湖像杭州的眉目,怎么能让它荒废呢?’”阿措指向横亘湖面的一翠绿,“这条堤,就是当时用从西湖挖的淤泥葑草筑成,杭州人它叫苏堤。

琳琅听完:“你讲得真好。那么,我们去堤上走走吧。”

两人飞向苏堤的途中,阿措:“在杭州,除了孤山百园外,我最喜苏堤。近年来画家评了西湖十景,其中第一就是苏堤晓。”

“这样说,我来得不巧了?”

夏秋冬,每一时节都有每一时节的好嘛。”

苏堤以景着称,现在虽无烂漫,但也果然是夏柳,莺鸟滴沥,堤上六桥飞起的弧度如人弓腰,但一派好风光。

阿措殷勤建议:“公主,你想到书坊去看看吗?前边不远就有一家。白居易和苏东坡都是有名的诗人,他们的诗集这里卖得最多。”

琳琅反问回去:“你想到到书坊去看看吗?”

阿措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歪歪:“被你发现啦?我正想去,有一本书,我想买好久啦。”

“那我也想去,”阿措小小呼了一声,琳琅对她莞尔,“你可以顺路买你想要的书。”

此朝代,雕版术行,造纸业发达,又正当文教盛世,因此书坊、书肆极为繁荣。苏堤绵延数里,堤上有供游人玩赏休息的六桥九亭,阿措中的书坊即设在其中一座振衣亭里。两人一踏书坊,伙计便熟络地招呼上来,对阿措:“还有叁本《东坡乐府》,再晚,可就没有了。”

阿措拍着:“幸好没来晚!”回对琳琅心有余悸地,“公主…琳琅可能不知,苏东坡的诗词文章,差不多四海之人人都,杭州人对他又尤其,为这位父母官建过生祠的,所以杭州地面上他的诗集刊刻再多,一上市也会被哄抢得净净。”

“嗯,难怪你这样喜,又这样张。”琳琅说着,随手从架上了一本,却在看到墨蓝封面上“苏轼”两个字时,“原来这位苏东坡的名讳是苏轼啊。”

伙计笑了,语气里隐隐有与有荣焉的骄傲:“苏公讳轼,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难姑娘听说过当世另一个眉山苏轼?”

“应该不曾。只是我闲来读书少,不识苏公的大名,见笑了。”琳琅打开书,恰好翻到一首《江城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阿措捧了另一本书,探:“这是东坡悼念亡妻的一首词。我没有这经历,也不懂这觉,可是读的时候总会很难过。”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