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4.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70节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70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此时远在威州,郑一娘带着愿意和她一起投诚李安然的匪们接受了李安然的“招安”,为了表彰郑一娘的“义举”,李安然还特地为她和前来投效的青衣帮帮众主办了一个盛大的“招安大典”,也算是正式向威州的大小官员,世家豪绅,甚至那些躲在暗观望的匪海盗们一个明典。

同时,东夷又不能完全停止蚕新罗的脚步,不能让大周失去攻打东夷的“最佳借”,这就需要使东夷的使团,拥有相当老辣的谈判技巧。

郑一娘从今天开始,就是她宁王李安然手的兵,最早一批的师官兵。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李安然,在招安大典之后就收到了潜藏在刀疤帮里的间谍冯小五的密报——说是有一分人和

——大义之人固然值得赞叹,李昌却觉得这样的人留在李安然边实际上很危险。

尤其是他在派人调查了荣枯的世之后,心中的不悦又多了几分。

皇帝将手上的奏疏一放:“有上心是好事啊。”他不咸不淡的态度,让首的章相也有些拿不准,只是皇帝后面又补充了一句,“那就让他跟着,多学学吧。”

睛盯着奏疏上的名单,心里却想着远在威州的这些事,耳朵边上还有章相的声音:“小卫相公年纪尚青,加上卫太傅一家,又是戾太党中最早归顺陛的老臣,陛不能因为偏小卫相公,就把他放在养老的职位上,任由一位少年英才早早埋没啊。”

青衣帮由“匪”变“兵”的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自然也有人同样动了心思,只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投效罢了。

简单来讲,李安然……喜……他也不打比方了,他这个叛逆的女儿喜和她一样叛逆的,比如那个胡僧。

现在新罗送来了这个借, 他却认为时机没有到, 所以需要先派使团试探一东夷的动作。

不要看那个胡僧看上去也是一幅温和慈悲的模样,敢作为佛门众人,却真心实意的站在李安然这边替李家的天扫平政治障碍,自己本对权势却没有过多的追求,这人不可谓不叛逆。

但是作为李安然的父亲,凭借着对女儿的了解,他也清楚的明白小卫相公并不是女儿属意的类型。

要说这这一次使东夷谈判,皇帝最期待的结果,那可能就是……听了, 但是没有完全听吧。

但是他需要一个征讨东夷的借

使东夷这件事,现在其实是一个比较微妙的境地。

还是让年轻人去闯一番,能事业来,你才好撮合不是吗?

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一次使东夷,可能会非常危险——轻则扣留,重则丢命。

这话说得又很有技巧,看上去是在替小卫相公说,实际上还是谏皇帝——你女儿不喜关在笼里的金丝雀,她是个喜玩鹰的,你给她个漂亮废,哪怕是你先旨赐婚,她都敢抗旨不遵。

只是心里对胡僧的成见又多了几分。

他嘴上虽然说的是“偏小卫相公”,实际上还是暗指皇帝太李安然,但凡是好的都要先考虑她。

首先东夷一向和大周不和, 现在大周收拾完了东胡和西域,东夷反而不敢一步再继续扰大周的边疆了, 但是这不代表大周和东夷就和解了,皇帝不打算放任这样一个庞然大在自己的卧榻之侧酣睡。

章相笑:“也是陛的恩典。”

大周的警告要是能让东夷因为恐惧大周的实力而暂时延缓攻打新罗的脚步,这就给李安然拖延了时间,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训练一支能独当一面的师。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接着商议起了明年封禅泰山的计划。

只是再转念一想,他又觉得到时候是谁利用谁都还难说。

“少年人总有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这小卫相公既然有此雄心,为何不让他跟着老臣们多学学,将来也好独当一面啊。”

大周文皇帝李昌,放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对比任何一个和他一样的君王,他都算不得“多疑”,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却会意识的思考自己的女儿会不会有被别有用心之徒利用的可能

皇帝是个聪明人,他非常希望李安然能在诸多他选择的适合的驸人选之中,选择格温和又对她极为钦慕的小卫相公。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