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无终仙境(殃神:鬼家怪谈)
  4. 第21节

第2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辽军常将獒形容成“会飞的宝刀”,谁撞上谁死,辽军上说到犬戎的獒,无不谈之变。

【3】

屯中的达斡尔人多为辽国后裔,民风彪悍尚武,据说他们的祖先都是当年征伐犬戎的辽军,通过说唱故事,将先祖的战功代代传诵。虽然辽军征讨犬戎的经过,在达斡尔人的说唱叙述中了大量神怪容,但是其中对犬戎的描述远比史书全面。而且,在50年代以前,狍屯的人还可以在原始森林的树中或江脸上的岩捡到犬戎陶瓮、陶盘的残片。瓮纹饰中有犬戎、獒、狼群的图案,所以狍屯达斡尔人讲述的犬戎传说非常生动,历历如绘。由于过的年多了,古代陶瓮残片已经不好找了,然而陶片纹饰中描绘的容,仍保存在狍屯达斡尔人一代代留的传说当中。

我们在狍屯住了几天,半晌到转,半晌听屯中的辈讲述辽军征伐犬戎的传说,可是说来说去,也不知犬戎躲到了何。我觉得再听去没什么意义了,找到狍屯的老猎人,打听周围的地形。往东是绵延起伏的大兴安岭山脉,林海莽莽,古时候毒虫结阵、猛兽成群,如今也是人迹罕至。

天黑之后,几个人在屋中了一盏油灯,坐到火炕上聊天。我对臭鱼说:“准备山去找犬戎古坟,可是至少要有个大致的方向才行。”说完,我模仿战争电影中我军指挥员瞻远瞩的架势,在炕桌上画开了地图:“当年辽军北上征伐犬戎,犬戎败逃,当然不会往南走,余还有三个方向。”

半晌忙完了,大舅回到屋中黏豆包。黏豆包是用糜磨成黄面,还要掺上面,这样才能又黏又。兑面绝对是门手艺,掺多了面,会失去黏劲儿,掺少了面细,黏劲儿是有了,却没了。和匀的面装缸里,放在火炕上发酵,发好了面再包豆沙馅上锅蒸。往往会包很多,冻住了可以当作粮,山时背上一袋,拿火烤了充饥,捱得住时候。

大舅蒸好黏豆包,找来狍屯中上岁数的人一起,我们围坐在火炕上,听老人们述辽军征伐犬戎的故事。一个人讲完了拿走一些黏豆包,再请一位来讲。达斡尔人讲故事,习惯使用传统的说书唱诵形式,盘膝坐,击掌唱,说一段唱一段,仅有大舅听得明白,再由他转述给我们。

臭鱼说要换了是他,一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的饿狼,全凭獒犬与之抗衡。你们来得不赶趟,那几个陶瓮早打碎了。当年见过陶瓮的人,也已经死了很多年。到如今,坟上的草得都比人了。但是陶瓮上的传说留来不少,狍屯上岁数的人说起这个古经,那是把唾沫说了也说不完。”

【4】

吃过晌饭,大舅带他的两个女儿到江上凿冰窟窿。在几尺厚的冰层上刨个,江中的鱼会挤到冰窟窿边透气,可以直接用钩杆往上钩,有不少大鱼,要三四个人才拽得动,我们也跟去帮忙,说是帮忙,其实也伸不上手,主要是看达斡尔人如何在冰上打鱼。

屯以北,有大江大河阻隔,还有变幻莫测的沼泽地,西边则是老黑山。

在古老的传说中,戎人崇拜獒犬,尤其是狼獒,熊虎躯,也真有猛虎那么大。獒的地位同戎人相当,在戎王之,戎之上。当年辽军征伐犬戎,以火矢大破犬戎,残余的戎人躲了林海古坟之中,从此消失无踪。据当地的传说,以及在大兴安岭狍屯一带的古陶残片,犬戎正是逃到了这片山老林之中。当时至少还有几千人,你说可也怪了,戎人会上天地不成,怎么会一全没了?过去了千百年,仍然没人找得到犬戎的去向。

大舅说:“不用急忙慌地,我半晌找几位会说的来,给你们好好唠扯唠扯。”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