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4. 第4节

第4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寺院东堂的北屋空着,但上着锁。董观想住在这里。

这一天,董观读完经文,天已暗,疲倦的他早早躺。还没睡熟,恍惚中,就觉有一人站在床前。董观慢慢睁开,觉得此人很面熟。仔细一看,正是已死去的好友灵习。

寺僧解释说,此屋百年来一直没人敢住,因为住的人或病或死,可谓凶室。

过了几天,并无凶险之事发生。董观就放心来。但十多天后的一个晚上,还是事了。

郜澄一脸迷茫。

正如我们猜测的那样,所有的一切都是鬼使设计的圈

夜里关卡甚严,但兵士似乎看不到他们。了泥,一路向西,不知走了多远,董观发现:“其地多草,茸密红碧,如毳毯状。行十余里,一广不数尺,而西南。”董观便问灵习,灵习回答说:“这便是俗世中所说的奈河了。它的源便是地府了。”董观看看那,“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又见岸上有冠带袴襦凡数百……”董观打了个寒战,似乎闻到腥气,低细视其,颜鲜红。惊恐间,他看到岸边堆着很多衣服。灵习介绍说,那都是死者的衣服。

董观刚躺,就听到有动静,十多个有着西域胡人面孔的家伙带着乐、酒现在屋里,列坐夜宴,旁若无人。连续几个晚上都是这样。董观开始有些担心,但并没告知寺僧。

董观望见奈河西,草树间有二城楼,相距一里多地,屋舍相连。

自称慈州博士的人大笑:“你现在已是新死鬼啦!幽冥地府捉你,你还真以为自己升官了?”

“此言差矣!”灵习说,“有什么可使你如此忧虑?我听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魄在,有魄在,所以四肢能活动,耳目善视听。魄一旦离,四肢耳目也就不灵了,即被称为‘死’。既然你的魄已跟我走了,床上那六尺之躯还有什么可牵挂的?”

灵习诡秘一笑:“因为老兄寿将尽,我来相候啊。”随即伸手把董观拉起来。

故事中的郜澄中了真正的“鬼计”。还好,“鬼计”来自素不相识者。不过,边已新死鬼的朋友害自己的事也不是没有,太原人董观就遇到过。

董观大惊:“你怎么来了?”

鬼使把郜澄带过奈河桥,来到地府。郜澄大呼冤枉,奔走到一个叫“中丞理冤屈院”的地方诉冤。中丞叫手去查生死簿,手站在中丞后,向郜澄示意索要钱财,“举一手,求五百千”。郜澄“遥许之”,用神答应了他。

那鬼查完生死簿,对中丞说:“此人被抓错了!寿还未到期啊。”

董观认为自己懂些方术,年富力,力争而住。

澄,而自己骑驴。又走了二十里后,终于现转折,一个自称慈州博士的人狠狠夺了郜澄的,微笑地看着他。

董观擅占卜之术,在宪宗元和年间跟朋友僧人灵习一起到南方旅行。

门时,董观意识地一回,发现自己的还躺在床上。董观知魂魄已被鬼所摄,于是叹息:“我家离这儿很远,如果死在这里,谁为我葬?”

这次漫游时间很,灵习在路上去世了,董观一个人返还山西。敬宗宝历年间,董观再次游,来到晋地泥龙兴寺。这座寺院在唐时非常宏伟,藏经千卷,引了董观,于是董观驻于寺中。

灵习说:“我们一起去那儿,你托生到南城徐家,为次;我托生到北城侯家,为。十年后,我们当相见。”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中丞,叫那鬼带郜澄去“通判府”,行放人的最后一程序。办完手续,那鬼带郜澄来,被把门的鬼差拦住,再次勒索。那鬼怒:“郜澄是中丞的亲属,你等小鬼安敢索要钱?”

他们聊着两界的事,城而去了。

灵习说:“不是那样。无异

董观说:“我听说人死后,为冥官所捕,查看该人档案,追其一生之罪,假如没有大过,才可再次托生人间。我现在刚死,就能托生?”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