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出书版)
  4. 第11节

第11节(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著名演奏家贺怀智在一边弹琵琶助兴。杨贵妃呢,怀抱着康国猧(中亚康国贡的一小狗)、带着贡的瑞龙脑香料在一旁观看。

皇帝形势不妙,看要输棋,贵妃灵机一动,将康国猧放在座位上,那小玩意儿随后登上棋盘,搅了棋局,为皇帝解除了即将输棋的尴尬。皇帝抚掌笑,贵妃也面如,贺怀智演奏琵琶曲声更妙,只留得宁王在那里郁闷。

当时应该是夏天吧?清风中,贵妃上的香料味,弥漫了那个午后。

突然,风掉了贵妃的领巾,落在贺怀智脑袋上,贵妃回眸一笑,贺怀智有些不好意思。他是闻到杨贵妃的香了吗?总之他心旌摇曳。

贺怀智回家后,上芳香不散。当夜也许就梦见了丽的贵妃。后来,他将脑袋上的幞巾放一个锦

这是玄宗最后的太平日。把这太平岁月推向的一幕,现在大明清元小殿上。

玄宗名隆基,小名阿瞒,又叫鸦,昵称三郎。三郎好音乐,曾在洛梦凌波池中龙女赐《凌波曲》,醒后颇记得那曲。回安后,每每用胡琴弹奏。时中有舞女谢阿蛮,依那曲排练了《凌波舞》。此日在清元小殿上独舞。为她伴奏的阵容豪华:玄宗亲自打羯鼓,宁王玉笛,杨贵妃弹琵琶,中乐师仙期击方响(一打击乐),李筚篥(一乐),张野狐弹箜篌,贺怀智拍板。

《凌波曲》别名就是《醉太平》。大醉之后终于要醒了。或者说,太平久了,那太平本也要腐烂了。于是“渔鼙鼓动地来”。这鼙鼓,不再是玄宗手中作乐的玩意儿,而是安禄山叛军的暴起之音。

之前,安有术士王皎,善预测。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5年),曾与客人夜中坐于院,指星月:“时将矣!”但不想被邻居偷听,报告给了官府。此时玄宗秋已,颇忌讳这不吉利的话,于是密诏决杀王皎。但使用了几个办法都没杀死他。最后,在密室中用铁钻钻其,几十后其人才死。发现他的脑骨厚达一寸八分。当时,王皎跟一名官员好。到安史之平息之后,王皎竟又现在那名官员的家门

虽然王皎最后还是没死,但“天宝狂飙”真的来了。

关于安禄山,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杂。他本姓康,生于辽宁朝,母亲是突厥人,父亲的民族已不可考,也是个胡人,有可能带有粟特人血统。

安禄山的格,一方面有着胡人的凶猛,另一方面也颇狡猾因。他生活的幽州地带,胡汉杂居,此人通多语言,先边境贸易的中间人,有翻译的意思,后来觉得没什么前途,便投军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军队。那时候,唐朝边境的主要敌人不是突厥人,而是契丹人。在与契丹人的作战中,安禄山屡立战功,受张守珪喜和提,一直到地方大员平卢节度使的位。这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的事儿。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