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出书版)
  4. 第25节

第25节(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飞走,或飞着玩,或在岸边找螃蟹吃,天快亮时才返回。

关于飞族,西晋张华《博志》中亦有记载:“南方有落民,其能飞,以耳为翼,将晓,还复著,吴时往往得此人也。”后王嘉《拾遗记》中言:“昔汉武时,因墀国有南方有解形之民,能先使飞南海,左手飞东海,右手飞西海,至暮,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于海外。”《酉杂俎》另有记载:“晋朱桓有一婢,其夜飞。”段成式的外国朋友梵僧菩提胜也曾介绍:“阇婆国中有飞者,其人无目瞳……”

打开泛黄的古书,居然会有那么多来自时光颅,它们面目生动而诡秘,无一例外地朝着你微笑。

第八卷  异话:

唐朝人的小众故事

李廓得知此事后也很好奇,亲自审讯。为首的盗贼说:“在我们这行,有个老大,现已隐退。但说起此人,算得上大唐盗了,是我们的偶像。经人引见,已金盆洗手的他老人家,接见了我们。在央求,他传授给我们一个秘诀:盗窃前,如果吃,那么,其家人必昏沉不醒,或如中魇症一般,呆傻而不知反抗。我们他老人家说的去了,果然十分灵验。”

江湖的起源

《酉杂俎》中有这样一条细微的记载:“葳蕤草一名丽草,亦呼为女草,江湖中呼为娃草。女曰娃,故以为名。”无意去琢磨这女草,而是想说说这里提到的“江湖”一词。

“江湖”最早见于《庄》:“今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从语境上理解,此之“江湖”可作自由天地讲,切合庄周“逍遥游”的梦想。到后来,该词象征林泉逸,与阙仕途相对。

唐朝佛教大盛,六祖慧能之后,在中唐时代,现两位划时代的伟大禅师:在江西传法的一和在湖南传法的石希迁。一时间,各地朝拜者如云一般前去江西和湖南,这就是“走江湖”一词最初的义。

“江湖”的范围由此缩小,成为某固定生活之外的特指,并限于一带有民间质的状态。也是从这个时候起,这个词越来越多地现在唐人诗歌中。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李商隐:“永忆江湖归白发,回天地扁舟。”

为什么中晚唐时“江湖”频频现在人们的嘴里与笔

涉及一个“蝴蝶效应”问题。大约没有人会注意到,隐秘的源是当时绵延近半个世纪的“李党争”。李党领袖为世家贵族的李德裕,党领袖非通常认为的僧孺而实为另一名大臣李宗闵。当时,“李党”得势,就把“党”成员扫朝廷;反之亦然。所以,大臣们如走灯般被贬到外地,士人的心灵结构也发生大的变化:因受牵连、远贬他地、仕途失意,江湖结越发严重。

当时,藩镇割据,路途多险,侠盗众多。他们的影在草莽中频繁现,更使江湖成为一魅力独的传说:烟树浩渺,天远,负剑浪迹……这是一个词在时光中的变迁。《酉杂俎》就专门开辟“盗侠”一门,记载那个时代的江湖异士。

【1】【2】【3】【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