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开仕后,官运一度顺畅。他先
了五年多州衙里的司寇参军、录事参军一类幕僚官,协助知州
理文案和刑狱。当年,文教复兴才刚刚起步,官员素质普遍低
,各级衙门充斥着庸官俗吏。因此,他稍显才能就受到上司的肯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二
当年的柳开意气风发,自负学问厚、文章无人可比。不过百年之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却写了一个故事,揶揄了他不少。说的是:柳开应举考试时,相当狂傲,将自己的千轴作品载于独
车上,径直投于考官帘前,想以此惊世骇俗。另一位叫张景的考生,仅携文章一篇拜见考官。主考官对那车千轴文字未加关注,倒是读罢短文大加赞赏,结果将张景的名次
在柳开之上。因此,当时人慨叹
: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此事真伪的确难辨,但有关柳开的类似轶闻从来不断,只能说他张扬的
不大为以后的士人所欣赏。
但人在少年得志,往往以后免不了麻烦。就柳仲涂而言,富家弟养成的放纵脾
,是影响仕途的最大障碍。柳开从来
格鲜明,不拘小节,好使
,好
言不逊,但为人豪
,喜
豪杰,甘为朋友倾
解难,由此名声在外。早年在家乡时,就因此结识了日后贵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赵昌言。那时赵昌言还是一介布衣,
游河北途中听说柳仲涂好周济朋友,便前去拜访。柳开
接待了并不相识的来客,
谈
来竟引为知己。当时,他的父亲已经过世,家事由叔父主持。看到新
友人
中羞涩,他就开
向叔父要钱,也许是类似的事
太多了,其叔父拒绝了这一要求。柳开
事从来胆大,
见无法兑现许
的诺言,当晚就在家中放了一把火。叔父看到侄儿如此蛮横,无可奈何地拿
30万钱息事宁人。从此,柳开恣意施舍钱财,再无人敢拦。
考。到底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一试中举,此时他26岁,是最终被录取的二十几人中的一位,可称得上是科场得意。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率大军征讨五代余孽;北汉,他奉命督运淮南八州的粮草供应军需。不幸的是,朝廷在平北汉后,随即匆忙展开第一次北伐辽朝的行动,却以失败告终。此事对柳开倒是影响不大,战后他升任常州(今江苏常州市)知州,又调任
州(今江苏镇江市),都是江南富庶之区,同时获得监察御史的官衔,这已是其父最终
过的官位。几年后,改任河北路的贝州(今河北清河县西)知州,官衔也迁为殿中侍御史。
照本朝规则,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都是中央监察机关的官职,但可以授给外任官。由此看来,柳开到三十七八岁时,已经
过三任州级
官,与同辈文臣相比,毫不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