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生逢宋代
  4. 第49页

第49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据宋人的记载,成年时的丁谓形瘦弱,一副怕冷挨饿的样,不过这尖嘴猴腮的相貌,在相面者中却是难得的大富大贵之相。观其貌,当然主要在于质使然,不过也与耗费心机过度有关。

丁谓到昇州就任时,年已50岁整。经历十余年朝堂的摸爬打,他已是通官场门手,政治经验丰富不说,在察上意方面的心思更是少有人可比,依照当时的形势来看,他离位极人臣的日已不远。

年的工期提前到七年就已完工。当玉清昭应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建成后,都城凸起一片两千六百一十区的巍峨观,令人叹为观止。

在六朝金粉旧地及其他地方,丁谓赋闲和蛰伏了三年时间。当不利的风逐渐散去后,他于天禧三年(1019)六月奉诏回朝,重返参知政事之位。但同月寇准也回朝就任宰相,成为他的上司,如此一来况又变得复杂起来。

在修筑另一钦定的会灵观时,丁谓继续总领其事,也同样是不计工本。这些辉煌壮观的景象迎来君王满意的笑容,也照亮了他的仕途。

从大中祥符五年(1012)到九年,丁谓在参知政事的官位上连续了有四年之久的时间。皇帝对他倒是十分信,但其他宰执大臣对他却不满意,分析起来,既有嫉妒其得的成分,也有反其行为过分的因素。想必宰相王旦和枢密使寇准便对他投机政的举动不抱好,而王钦若之则对这位同类中的后起之秀心存妒意。

因此,丁谓最终只得暂时离朝,以躲避风并替天背上骂名。真宗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他,授予其节度使的优渥衔,安排到金陵故地的昇州(今江苏南京市)官。

当年资朝臣张詠临死前,给天上了一份奏言:朝廷不该竭四海民力修造观,这都是臣丁谓蛊惑陛的结果。乞求陛斩丁谓之,悬挂国门以谢天,然后再斩自己的,悬于丁氏家门以谢丁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丁谓与寇准的关系一言难尽。说起来,寇准最初对丁谓的才十分欣赏,在参知政事任曾向朝廷推荐过他。以后,寇准还多次向宰相李沆荐举丁氏,却未得到结果,他不解地问李相公缘故,经多见广的李沆反问:你看看其为人,是那可以放在人上的人吗?寇准不服地说:像丁谓这样的人,丞相终究能抑制于人吗?李沆语带意地笑:他日后悔时,当想起我说过的话。城府不的寇准没有听从李相公的规劝,就任宰相后还是重用了丁谓。

随着天依赖程度的加,他的官位也不断提升,先由代理三司使转正,接着升任参知政事,官阶也先后获迁给事中、礼侍郎、工和刑及兵尚书,成为红极一时的执政大臣。

鹤相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