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生逢宋代
  4. 第80页

第80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枢密院位于开封皇城的西侧,与东侧的中书相对,这两大机关分掌国家文武大政,号称东西二府,都是距离皇最近的要地。在议论纷纷中,狄青主西府,素来缜密谨慎的他不能不小心翼翼,凡事隐忍退让,对文官士大夫始终表现十二分的谦恭姿态。

青在任三年零三个月左右时间,共事过的同僚还有枢密使王德用、副使田况和程戡,在相位上先后有过陈执中、梁适、刘沆、文彦博及富弼几位。在这些衮衮诸公中,除了他和将门的王德用属于武官外,都是清一科举背景的文官大臣,要说大概只有孙沔与他近些,若论共同语言恐怕也只有王德用了。至于其余诸位,大都对他抱有成见,这令他不免陷于孤独,有苦难言,煞是无奈。

对两任宰臣的文彦博,狄青极为敬重,对其他宰执大臣也虚心相待,而对昔日的上司韩琦更是毕恭毕敬。当日,韩琦早已离开枢密副使的官位,到地方任职,说狄青的地位已于韩琦,但他仍时常到京城的韩府问安。据记载,他每次到韩家,都拜韩夫人甚恭,并以同辈礼数对待其弟。显然,狄青希冀以此赢得朝廷的信任,取得文臣的好。但他所的一切,在文尊武卑的环境都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徒劳而无功。因为其武人份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是贴着标签的,更何况他不同于一般的庸将,有战功,有名望,所以备受许多朝臣的嫉妒和排挤。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如知制诰刘敞就将狄青与灭亡唐朝的臣贼朱温相联系,宣称发现狄家宅院在夜晚常发奇光,而这亮光恰与当年朱温篡位前的景惊人相似。此事其实纯属因误会所致。当年,京城因屡次发生大火,甚至焚毁殿,故官府为了防止火灾,通常禁止夜燃火烛,凡士庶人家要夜间祭奠,必须先报告主街坊的官吏后方可燃烧冥币。一次,狄青家在晚间烧纸钱,家偶然忘记事先去报备,自然有火光显现,结果被巡夜的逐级汇报到开封府。等负责官员来到狄府查看时,祭奠早已结束,火光当然也消失了。次日,都城里遂盛传狄枢密家有异光发,刘敞不问究竟,便上奏反映,随意渲染。

在枢府的三年多,有关狄青的正面记载几乎绝迹,倒是有关他的言偶尔见诸文字,令后世到费解。

又有一次,京师发洪灾,狄青携家人到地势亢的大相国寺避。事后,有人表示看见他穿非同寻常的黄袄登上大殿,此事大概也属于随意遐想的结果。更可笑的是,还有人宣称发现狄家的狗角来。诸如此类虚乌有的事,成了许多人衷的话题,整得狄青是百莫辩。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