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聊斋鬼故事
  4. 第65节

第65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果报应。我死之后,你当勤俭节约,多多行善,替我赎罪。”

夏商遵照父亲教诲,诚实人,夫妻两了几块地,自给自足。某富商见他一贫如洗,借了几两银给他买卖,结果血本无归。夏商无力还债,于是将田地宅院卖掉,凑齐银两,还给富商。

富商不受,又将田地赎回,原封不动到夏商手中,再次借钱给他经商,夏商推辞:“上次本钱尚且不能偿还,这次若再亏本,该怎么办?俗话说,欠人钱财,来世要偿还,我可不想畜生。”

富商叹气:“好吧,你不想经商,我也不勉。”自此后,夏商本本分分在家务农,生活潦倒,想起自己一事无成,不免自伤自怜,常常慨“人生在世,不可能一辈落魄,为什么我迟迟不见转运?”

恰好外地来了一名术士,善于占卜,测人命运,无有不中。夏商前去问卦,术士是一位老太婆,收一百文酬金,尽数放在竹筒中,轻轻摇晃。尔后将铜钱倒,一枚枚排在桌面。

一连排了五十八枚铜钱,枚枚都是字面朝上,夏商满脸疑惑,不明究竟。术士说:“在算命,有一个规矩,正面字迹朝上,则表示问卦者命运不佳,若是反面图像朝上,则开始转运。从卦象上看来,先生五十八岁之前,都不会发达。不过五十八岁那年,会发一笔大财。”

夏商问:“我现在才二十八岁,岂不是还要过三十年清贫生活?为什么会这样?”术士:“凡事皆有因果。俗话说的好:先人行善,后人享福;先人作恶,后人受祸。看来先生祖上品行不佳,所以才报应在你上。不过先生也不用担心,你这一生,从无劣迹,后世孙,自然会福泽绵绵。而且卦象上说了,先生转运前五年,境况会稍稍改善。”

夏商闻言,半信半疑,当回到家中。从此后安贫乐,不敢妄求,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天大旱,禾苗枯,近秋之时,方才雨。夏商家中只剩几担谷见邻居们纷纷豆,惟有自己无,于是挑选一批谷在田中。

不久后,天气再次旱,麦豆全枯死,只有谷苗耐旱,侥幸存活。继而天降大雨,谷苗势喜人,到了收获之时,产量大增,比往年整整多了一倍。第二年饥荒蔓延,夏商家中谷米充足,并未挨饿,因此对术士十分信服。

过去数年,夏商已经五十七岁,这一天在家修墙,忽然从地底挖一个铁锅,揭开锅盖,里面烟雾缭绕,良久方散。凝神一瞧,锅白光耀,全是雪纹银。用秤一称,一共是一千三百二十五两。夏商喜不自禁,转念一想“术士说我五十八岁那年才会发财,看来她算的不太准。”

恰好邻居之妻前来登门,暗中瞧见银两,将此事告诉丈夫。丈夫心生嫉妒,又将此事告诉县令。县令为人贪婪,当将夏商拘捕,向他索要银两,妻只想给一半,夏商:“是你的抢不走,不是你的留不住,反而会惹祸。”于是将银两全。县令收银两,心中却怀疑夏商藏私,找来铁锅称量,满满一锅,不多不少,这才满意,笑嘻嘻将夏商释放,送回家中。不久后,县令调往南昌上任。

第二年,夏商有事前往南昌,到达后,县令已经死去,妻无意守寡,将府中杂一一典卖,凑钱返乡。其中有几篓桐油,价格便宜,被夏商买走。回到家中,油篓渗漏,夏商将桐油倒,只见篓底有两锭白银,试探一遍,每一个油篓或多或少,都有银,加起来正好是一千三百二十五两。

自此后,夏商一夜暴富,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祖孙后代,兴旺富贵。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