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家养小首辅
  4. 第255章

第255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微臣知晓现当有不少人认为微臣这是疯了,之前重提加征商税被众官围攻,还历历在目,可微臣不想再沉默去,也是微臣经历了这些日,突然有了底气。因为我不信圣明如陛,会坐视不;我不信这朝堂只是藏污纳垢;我不信这里只有指鹿为,颠倒黑白;我不信熟读圣人书的诸官可以泯灭良知;我不信他们心中只有孔方,而没有大义……

遗补阙。此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到真正的利国利民。

投献之风历来盛行,有这么一句话形容,士一登乡举,辄皆受投献为富人。

可他突然改变了主意,是因为渐渐有未泯灭良知的官员站了来,是因为这些越来越多站的官员让他知,大昌还没有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儴说的这些,别人看不到吗?

是力所不逮,也是因迂回为之更为便宜。

大抵基于那个梦的原因,一直以来薛儴对诸官都是失望的,这些官员没有作为一个官应有的品质。他们无利不起早,党同伐异,排除异己,不问对错,为官员不知民生疾苦,只为自己谋求私利。

大昌的人在一天天增多,可能收到税的土地却在一年年减少,又有朝廷开阜,那些商们为了更大的利益毁田桑,甚至不惜谋夺百姓的稻田,看似换取了额银两,实际上不过是在饮鸩止渴。

《醒世疏》就像一龙卷风,席卷了个整个大昌。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他们或许格上有各不讨喜,甚至私德有亏,甚至也曾

一切不可之过急,而是温煮青蛙。人的都有底线,只要不越过那底线,完全可以慢慢作。

所以朝廷看似还是那么多地,可这么多地其中有许多都是不收税的,甚至有些人为了避税,勾通当地官吏,将重税转嫁在老百姓上。

从北到南,从朝堂到民间,到士林,无数人都在议论着。

所以他在面对与这些人博弈之时,惯是谋,而不喜用谋。

诚如他所言,他不信那些人只有孔方,而没有大义。

唾骂其妖言惑众者无数,骂其哗众取也不少,这世上骂人骂得最好的,便是这群读书人。诛笔伐,一时间各地都充斥着唾骂,甚至不少士写时文痛斥。

也许真如他所言,还待若年后,史书自有公论。

而这一句‘我不信’,述尽了薛儴心中挤压了许久。也许打从他连着几夜伏案奋笔疾书,他已经完全变了,不过谁又知呢?

“所以我来了。孰是孰非,自有公论,即使如今不能盖棺论定,百年之后还有史书,还有无数后来之人,是时定然能见分晓,而我薛儴问心无愧!”

可与此同时,薛儴也迎来了无数人附庸。

其实最起初,薛儴本不是这么打算的,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打算以提商税作为契机,经过布局,而后切清丈土地之事。

*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看得到,不过大家都不说,也就都不说罢了。

可这次他不想这么了,他想堂堂正正的站来,看一看。看看这朝堂上还有多少官员有药可救,而这天人之中,又有多少心怀天之人。

这份奏疏直戳心,等于在大广众之,将朝廷乃至官员们最后一层遮羞布扯来。而这次打击面更为广阔,甚至涉及到土地问题。

都是读书人,从踏上这条仕途开始,就注定利益是共通的。而这利益之共通,不外乎朝廷对于士大夫的优待。

于己没有直接的系,可于一朝一国来说,危机早已悄无声息的近。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