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道长救命
  4. 第55节

第5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他察觉到太后尝试起的动作,沉默地扶起她,顺手挪过枕垫在她腰后。

榻边沉默片刻,回应得恭谨温顺:“是。”

“不是……不是。”太后没有力气打断他,只能等他说完,她连连摇,面上显明显的痛,待独孤明夷抬看过来,却又平常如同往昔,“我想说的是,不要他。”

“……不是这个。我自己明白的。”太后仍然摇,轻轻抚上刚刚理过的伤,“和这个没有关系。”

“可一个男人……不,其实都一样的……一个人,怎么能太过贴呢。总想着旁人,苦的就是自己啊。”太后苦笑摇,没多接他的话,把话题拨回自己上,“我要死啦。”

“不是。没什么可见的。”太后说,“我是想同你说……”

她最后地看了独孤明夷一会儿,缓缓闭上睛,“好了。我要说的话已说完了。去叫许嬷嬷来吧。”

独孤明夷掖被角的动作一顿。

一瞬他继续手上的动作,悉心把锦被掖在太后腰侧,确保不会透带着气的风。

“太医令先前来看过,瓷片是新制的瓷,不曾染过脏污,刺,位置也离要害远,只是愈伤疼痛……料想也能以药舒缓的。”殿无人伺候,独孤明夷宽起太后就不再顾忌人,“何况若真诊治有误,陛恐怕也不会放过那些太医。”

“母亲多心了。”独孤明夷不太擅人,只好转而说正事,“事发突然,大理寺那边来不及拨人,又是侍,便先转由正司置。已审问来,那侍姓赵,原本是由韩王提上来的翰林院待诏,前几日却与嫏嬛局的女官郑氏起争执,险些掐杀郑氏,所幸金吾卫巡逻经过,救了郑氏一命。郑氏惊魂不定,自请辞官,赵氏律当死,但韩王从中周转,保他命,只是充作侍。”

“……够了。已经足够了。”太后停顿片刻,“去你真正想的事吧。”

“韩王新死,又有刺杀,陛尚且年少,还在殿休息。母亲是想见他?”

他蓦地住嘴,把后边有些伤人的话吞回去。

随后便

独孤明夷诧异地抬

归真殿。

**

太后声音虚弱:“……你比你父亲贴。”

“不敢。”独孤明夷回应,“父亲豁达开明,日理万机,偶有不够细致微,但心里总是念着母亲的。”

气渗来,混在香炉吐的烟里,呼时难免不太舒。独孤明夷起去拨侧的香炉,帘幕后的床榻上忽然传来一声极低微的呢喃。

正经学过,想说也说不啊。”如愿抛一句让医官安心的话,迈门槛,示意等在外边的菱叶,轻声说,“叫车来,再同萧都尉说一声,我要去外。”

他闭了闭,“韩王大约是想留赵氏在支使,可惜世事无常,赵氏又有勇无谋,韩王一死,他了步调,此次的刺杀也是一时兴起,并无人背后指使。一介书生,空有几分蛮力,其实……”

独孤明夷分辨那两个字,默了一默,在榻边坐,平静地打破母亲病痛中的幻觉:“不是父亲。是我。”

太后却锐地猜他想说什么,并不发怒,只是笑笑:“我知的……我知的。他有什么本事呢,拿着瓷片就敢刺杀,刺在我上,也刺不到两分,哪里能近你的。可我、可我终归……”

他连忙转掀开帘过去,榻上的女人挣扎着睁开一线,燥的嘴轻颤,吐模糊的音节。

雨越越大,雨糊在窗上,看不清外边地砖上滔滔淌向排沟的积,只能模糊地看清越来越暗的天。还不到宵禁的时候,天却已经黑得让起成排的灯,光在雨中闪烁飘忽。

她的声音渐渐低去,也没有把话说完,“宁儿……”

“我明白。”独孤明夷垂帘,“虽我已决心离开安城,但若将来陛有急,我会尽快回来。”

太后倏忽陷沉默,颤动的睫盖了回去,像是恢复到了之前昏迷时的模样。但这状态只持续了一瞬,她再次睁开睛,这回神清明,忽略苍白的脸裂的嘴,就像是独孤明夷记忆中每一次殿拜会的模样。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