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一九八一年
  4. 第6章 这里有红花

第6章 这里有红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瀚没想到被班主任盯上了,又是背课文、又是默写生字词。

如果只买稻麦,那么结果只有一个,粮不够吃,等着饿肚

觉真是记忆犹新,小学之时的事差不多忘得净净,但是上午第三节正课胃里传达的饥饿可以说记了一辈

姜胖毕竟是老师,揪不住黄瀚的错当然不好随便发火骂人,憋得难受,课之时貌似都在想事,很明显心不在焉。

俱往矣,多想无益,且看今朝。

啊呸!

张芳芬一如既往地忙碌,也没工夫发现儿的异常表现,只有七岁的妹妹黄颦跟在黄瀚后面转。

不可能有米、白面,而是稻、小麦、红薯、大麦等等搭

没有粮票就得价从黑市买粮,黄舟家穷得底儿掉,平价粮都是买最便宜的糙米,哪有可能买得起黑市价粮。

还好他特意读熟了备注的必背课文,对于姜胖的特殊照顾能够应付自如。

现在还没有上学的黄颦不简单,读书相当有天分,比黄馨还厉害,学后在班上一直保持前十名,最后是因为家里穷放弃了读中,选择读小中专“跃农门”。

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剪指甲,洗手,终于摆脱了乌黑的指甲

黄瀚拿碗筷用井再次清洗后没多久,黄舟和黄馨也一前一后了家门,中午饭很简单,一大碗青菜,一大锅杂粮饭。

那是因为黄瀚家里有四个农村粮需要钱去所在地的农村生产队购买,没有挑选的权利,有什么粮买什么。

黄瀚在绞尽脑谋划着如何到天天有吃之时,肚不由得咕咕叫,空了的胃说不的难受。

“……这里有红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嘀哩嘀哩哩……”真让人骨悚然。

“叮铃铃”古戏台那个方向传来电铃声,校园里顿时喧闹起来,黄瀚一路小跑着回家,估摸着用了三四分钟而已。

为什么非得去生产队买粮?那是因为其他地方的粮都是需要粮票的,黄瀚家里一个月只有二十八斤粮票。

今天的饭锅里就是六成压扁的大麦混合四成糙米煮熟的杂粮饭。

黄颦如果读中有考名牌大学的实力。

连黄瀚都能够利背诵的课文,为何自己还背不来?

此时不是十几年后,三县城最好的省重中分数线低于中专分数线好几分,要知在激烈的竞争,一分足以翻一船人。

聪明的张芳芬煮饭之时刻意不把大麦扁搅匀,装饭之时往往先给黄瀚装饭锅中心基本上是米饭的那分。

第三节是音乐课,一个老男人的灵魂厚着脸混在一群小孩中唱:

黄瀚没注意,张芳芬就装好了五碗饭,其他四碗都有些发黑,唯有自己面前的一碗微微发黄。

只可惜贫穷导致不能发挥想象力,只能选择前利益。

儿时的黄瀚受不了大麦扁的糙,以前经常在吃饭时哭着抗争,然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另外为黄瀚开小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连黄瀚都默写得的生字词说明没难度,自己万万不能写错了。

为何要吃杂粮?难这个时期就懂得养生了?

这绝对反常,更多同学觉得黄瀚不一样,暗自腹诽活见鬼了。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