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连塑料袋的边都没碰到,“画,画,不过要过几天,星期天吧,晚上画画没时间作业,再不
作业老师会打手心的。”
林早早想到蒋小丽说他因为不作业被老师批评,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心里
过意不去:“不急,不急,你别再晚上画了。”
画还没画完,蓝天就去拾棉
了,
秋后,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
地劳动,帮团里捡棉
。林早早虽然是三年级,可老师说要让他们提前
会劳动的辛苦,也联系了一块地,星期天带着他们去拾棉
。
因为不是学校统一安排,所以拾棉袋,装棉
的大袋
和捡棉
的白帽
都要自己准备,还好林早早父母曾经在连队工作过,这些东西都齐全。
然而赵国兴不在家,林卫国压不知
东西放哪儿,在家里
翻箱倒柜,总算在五斗橱最
的
屉里翻
来了。
第二天一早林早早背着林卫国提前给她好
的行军壶,带着大小棉
袋和白帽
来到了学校,由老师领着一同去了棉
地。
棉耐盐碱喜
日照,最适合在边疆生
,而昆岗又是边疆产棉大区,棉
密植,一垄两行,到了秋季开
时,整片地上白
一片,像
过雪。
由于人力不足,每年师里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地拾棉
,只是城里学校为了安全,只组织
中生
团场常驻拾棉
,而团
的学校则是从四年级开始,连队学校从一年级就要开始拾
劳动,当然那些连队
地职工的孩
,可能会更早。
老师联系的这块棉地其实是个横
,
势并不算好,有些地方缺苗,有些地方棉
俯倒,草也没除
净,因为是
遍
,开的也少。
秋不久,温度还不算低,
也不大,他们
地又晚,倒也不冷。
林早早将白帽
在
上,又
上小棉
袋,在家时林卫国已经教过她小棉
袋的使用方法,倒不至于手忙脚
,其实班里同学好些是连队的,都帮家里捡过棉
。
棉袋就像个大号围裙,腰以
的
分是个
方形袋
,捡的棉
顺手就
了袋
里,待装满了再到地
将袋
里的棉
倒
大棉
袋。
“你们都捡过棉吗?”班主任金雅兰抓起一朵棉
问同学们。
“捡过——”差不多一半的同学回答捡过,还有一半是团的孩
,自然是没捡过。
“今天先学会捡,明年你们就要有任务了。”金老师说。
“还有任务啊。”
“老师为什么还有任务?”
“老师任务是多少?”
“老师能不能不去捡?”
同学们纷纷提问。
“学校统一组织的勤工俭学,也是为了让你们知劳动的辛苦,以后能刻苦学习。”老师耐心解释,“明年你们的任务应该不会太多,今年四年级是二十五公斤,明年你们应该也是这么多。”
“二十五公斤还不多啊,老师,这棉看着
大,可
在手中也太轻了,要捡多少才能二十五公斤?”从来没捡过棉
的同学抱怨。
“那个大棉袋,压瓷实了大半袋
差不多就二十五公斤,一天二十五公斤不算多。”连队常常帮家里捡棉
的同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