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薛蟠之闲话红楼
  4. 薛蟠之闲话红楼_分节阅读_6

薛蟠之闲话红楼_分节阅读_6(5/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心智不同于寻常孩童。再看你们夫妇两人对他也非严父慈母,是慈有佳,蟠儿也是孝顺亲近,倒不是一般的恭敬而不亲,这般也让我羡慕。”林海这次见了薛蟠,心中有一个孩的希望更甚了,倒不是一定有嗣传承,而是想要有个能传承自己的学识衣钵的人。

薛父这几日和林家人相,只能说不愧是五代书香,谦逊有力,张弛有度,只是万事不可尽善尽,林家在嗣上不丰,一直都是单传。“如海兄,这事也是靠缘分的,你们也别太为难自己。”

林海也就惆怅了片刻,也就不去想着这些了,毕竟他和贾也是和睦,家中其它的妾氏也没有七八糟的事,从上次的庶病逝后,后院诸人也请大夫看过,他自己也没有讳疾忌医,只能说是缘分未到。“不说这些了,我为蟠儿请了一位先生,半年前他的老父过世了,现在丁忧在江南,这人说来你也一定认识,是天闻名的观海居士,前任侍郎宋诠。”

薛父的神亮了起来,这人他还真的知,宋诠以其别一格的治学态度闻名于世,不迂腐、不清谈,是个实事的人。“这宋先生能来教蟠儿吗,不是许多人想要拜他的门都没有成功吗?”

“这个就要看蟠儿自己的了,我向观海先生推荐了蟠儿,但是也要能通过他的一番考校才能有定论。不过,以我来看应该不成问题。”

何止是不成问题,薛蟠与宋诠简直就是一见如故。

这日林海带着薛蟠前去宋先生的府邸拜会,为薛蟠引荐了宋诠之后,就留着他二人单独的叙话了,用宋诠的话来说是要好好考究薛蟠一番。

“我听如海说了些你的学习况,那片论利的文章得算是不错,只是篇幅过于短小。不如现在你与我说说对于农事这上面的说法。”

宋诠问着薛蟠,他想起了在文章中薛蟠对于利的说法,对于人力引的事倒也算是清楚,他据了不同的河地段给了不同的利工,比如劣势与浅池与小沟,无法放置大的车,只能用数尺的拨车,而湖泊与池塘边,没有地势低而动活的地方也能用力牵引带动盘转动。

这盘的因地制宜,分门别类也是清晰了,最为关键的是,薛蟠可以画相关的图示,这也距离纸上谈兵了一步。

看着这个穿着月牙白袍的大叔,最多不过四十的年纪,薛蟠倒也想知以务实而闻名的宋先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以为农事一事为治国之本,这句话不只是一句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庆的地府辽阔,每个地域的气候地形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农耕习惯与规律,简单的生搬是绝对不行的。我的年岁还小,却因喜,多少更关心一农事,知土地收成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天的一场旱灾与洪灾就把几个月的努力都白费了,此事由古至今不能绝。而学生别无他法,现在除了多沟通之外,就是适当的寻找新的类。”

【1】【2】【3】【4】【5】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