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折枝记
  4. 折枝记 第18节

折枝记 第18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很年轻,却很沉稳,带着无害的微笑望着自己,很难和日后的果决联系在一起。阿素方想起来此时是景云二十三年,谁又想得此时尚且籍籍无名,开了年便是白衣公卿,日后更是一人之万人之上。

许是她回望的目光中带着薄嗔,姜远之微怔。阿素将请柬丢回给他:“宴厅前方左转便是,郎君自去。”

那是兴平二年,她已许久不能见到李容渊。虽前朝廷中有分明泾渭,即便, 她也隐隐知晓山雨来,毕竟皇后失了圣眷,在太兴中并不是什么秘闻。

这倒是真事, 阿素虽从未见过姜远之,却知李容渊尚在潜邸时两人便私甚密,及上御极,左相,汲澜阁笙箫夜舞,通宵达旦,上亲命人与瞻斟酒。此类事迹,不胜枚举。

姜远之能如此之言,只说明一件事——李容渊真的有废后之意,恐怕已提上议程。

阿素一怔,低,想从另一面绕过去,那人却有意无意挡在她前。他量甚,五官清俊,目光在她上逡巡了片刻,见阿素一脸防备,微微一笑,从怀中取请柬,恳切:“实是来赴宴走岔了路,能否劳烦女郎引路?”

合上表书,阿素心中闷闷不乐,素未谋面,何知她无徽音之。后来她悄悄向平诉苦,这话却不知怎么被传了去,据说左相听闻,淡淡笑了笑,只给了一句评价。

即便如此,也未被御史参上一笔,反为坊间乐的风逸事,自然因皆自那人许之。而不像她,不过求那人为阿兄封个官,便被参得死去活来,更是被阿兄骂得狗血淋。后来……唉,不提也罢。

“……皇后既无徽音之, 亦乏谨之教, 应缴玺绶,退避中。”

阿素迟疑接过请柬,不经意望见上面的名字,顿时一惊。

望着阿素远去的背影,姜远之摸了摸鼻梁,起了一分好奇。

后来,果不其然。在姜远之的一力主导,阿娘在朝中的势力一被剪除,终于至于倾覆。

第32章 端倪   只怕你经年养护的,以后要被……

姜瞻字远之, 景云二十四年的探之一。当年与他同榜的士皆已中年,时有世言,姜郎才,前途无量,虽可及其功, 不可及其年也。果然, 八年后他便了大周最年轻的左相。

他自然并非不识路,沿着小径走了片刻,轻车熟路向左一转,穿过木间的帘与曲折的廊庑,恭敬侯立的使将他引宴厅。

而与他有关传最广的一件轶事是说,远之常与上饮宴,后不避。

“无德无知,何堪母仪天。”

听得她语气中的冷淡,姜远之倒有几分新奇,向来十二万分自信,还第一次被人如此嫌弃,他第一次想不倒底是哪里得罪了人?

阿素默默瞧了瞧其落款, 臣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同中书门三品国公姜瞻, 再拜。

阿素回到东苑之时天尚不算晚,今日的晚膳里有一仙人,是用新鲜羊炖的禽,阿素心满意足地自用了一碗,挑了一块沾着白羊的禽想喂给白团,这可是这小家伙的最,上次喂它时白团,将她的手指都得一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阿素却总存着一丝侥幸,直到那日。在空无一人的延华殿, 她心得很快, 微微展开案上李容渊方阅过的表书一角,隐约望见半行俊秀行楷,文采斐然,只是言辞颇锋,直言不讳。


请柬上是再熟悉不过的两个字, 阿素不由想起前世见到这个名字时的景。

阿素并不为自己忧心,许久之前她便知早晚有这么一天,只担心这是他与阿娘之间一场风暴的前奏。若阿娘在,即便再不喜,他刻意冷淡她,却不会妄然废后。若要废后,必先要将她娘家的势力连起。

阿素气闷,然而前思后想,也想不通自己如何得罪了这位年轻有为的左相大人,只觉一颗心沉了去,境况竟真已坏到了如此程度。

回过神来,阿素攥着手中那张请柬,第一次仔细打量起这位日后最大的政敌。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