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4.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第52节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第52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不是小儿要来接自己,他并不着急回去当闲人。

老方看见儿给自己买的夹克衫和衬衫,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有了新衣服,而是问:“你哪来的钱和布票?”老方打就知这些东西不便宜,看这样式,八成是卖给外国人的,他的儿他知,小学毕业,刚工作加上补助也就将将三十块钱,哪有钱买这些。无论是钱布票还是兑换券,他儿都不太可能有。

几双睛聚在一起,都说不话来,还是老方先开了腔:“你怎么比我还了?”

然而还是健康大了,也没闹什么大事,还有了工作,结了婚。

“也没多老,至少老坐一宿火车也没问题。”方穆扬只要了全国粮票,“就算买卧铺票,也用不着咱们的钱,光是我妈一个人的工资就比咱俩多,他们的。”

方穆扬发现自己的母亲风度不输当年,只是明显见老了。

穆老师瞪了自己老伴一,“有正式工作已经很好了。”穆老师对自己的小儿全无期待,她本以为小儿虽然顽劣,但有他们在,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可是后来他们竟然成了儿的累赘,以方穆扬这样的,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她已经足够欣

费霓还是把钱给了方穆扬,又用糕券买了心装在饼筒里让他带着路上吃,行李袋里还装着方穆扬用大红袍煮的茶叶,光是吃的,费霓就给方穆扬装了大半个袋

方穆扬拿给父母买的新衣服,让他们换上。

临走前一天,方穆扬的父母特意去馆请了一次客,谢农机厂的同事对他们多年来的照顾。家里不准备带走但还能继续用的东西都提前定了新主人,只等着离开当天让人家拿走。要带走的行李很有限,其中有一半还是方穆扬拿来的,最重要的是有限的几本书以及一摞书稿,书稿并不厚,但字数很惊人,一张十六开的信纸上正反面竟能写满五六千字,上面的字有时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还有一些稿纸其实是草纸

老方既觉得儿孝心可嘉,又有恨铁不成钢之。躺在医院的时候靠人照顾也就算了,如今能工作了还要拿人家父母给的钱给自己爸妈买衣服。好在很快他就会补发工资,逆也不用老儿媳的钱。

方穆扬到了火车站,又坐汽车才辗转到父母现在生活的小县城,一提他母亲的名字,厂里的人就告诉了他地址。

多年未见,方穆扬和他们分别的时候,正在青期,正是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但乍一见,方穆扬还没叫爸妈,他的父母就认了他,那样的相和笑容,只能是他们家人

第72章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谁挣得多就谁的。”

方穆扬看着茶叶:“要是老这茶叶是用大红袍煮的也不知是什么心。我以前用他的金骏眉煮茶叶他可气坏了。”

“服务员?”老方并没有追问他是哪儿的服务员,光是这三个字,就足够让他失望了。服务员虽然也勉算是工人阶级,但终究是差了些。

老两这几年一直在农机厂接受改造。方穆扬的母亲原来是机械工程系的教授,她在大学学的文科,那时她的丈夫老方在学校里极,写的诗很引起过一阵风,有一阵各大学校的话剧社都在排他写的剧本,她自知在这方面比不过老方,就转到工科学机械,此后一直未变过。农机厂的人知她的履历,遇到问题经常来请教她,其他人解决不了的难题,到了她这儿往往能迎刃而解。穆老师虽然不好,是被改造的对象,但在厂里却受到普遍的尊重。她的丈夫老方因此也受到了一些连带的尊重,被人尊称为“穆老师的人”。在以前,别人总是介绍穆老师为“方校的夫人”,老方据此认为,此地的人淳朴善良,却没有文化,不仅没有读过他的剧本看过他的文章,就连他广为传颂的那几首诗也没人知,因而有一些小小的失望。

老方见儿穿的是自己最能拿得手的衬衫,只有胳膊肘有补丁。

这次也是妻先收到调函,他本人虽然恢复待遇,但职位还要等通知。

“你现在什么工作?”

“服务员。”

“你可真好意思。”

“钱是你儿媳给我的。那是她爸妈给她的嫁妆钱。”

家人四散的时候,方穆扬还在上小学,老方还以为他的时候营养跟不上,个也不会太。三个孩里,他们夫妻二人最放心不的还是小儿,本以为靠着自己的庇护加教育,小儿再不成才,也能平安大,大的两个孩要么工作,要么已经上大学,只有他一个,只有小学毕业,又是个惹祸,没有父母在边,也不知什么事来。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