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汴京美食录
  4. 第5节

第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东角楼街巷屋舍俨然、门面广阔,遍布各等铺席,又人烟稠密,住满汴京百姓,因而在此生意的人也分外多。

慈姑瞧中这里闹,便将陶盆放在了汴河旁一块河堤石上,又往隔摊油饼的大婶那里买了两勺油。

恰在这时,“刺啦”一声,伴随一油茱萸的郁香气散发开来。

事走了,大松才凑过去问:“妹妹,这摊……”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慈姑先预留一碗给家,预留一碗给王三夫人,而后抱着一瓷盆腌好的芥辣瓜往最繁华的东角楼街巷而去。

慈姑行至汴河河堤前,见正前是一个军巡铺1,有个胖军汉正懒洋洋靠着一桶桶灭火的桶晒太,旁边一家正店鲜红的栀悬,茶饭量酒博士2招呼一个行人,那书生着斗笠骑着驴,前一个牵驴的书僮,连忙摆手。正店前有个人脚前两笼鸭在卖,他一手拿秤一手将连脚提起,倒悬在秤杆上承重,叽叽咯咯叫起来,扇得到都是,惹得茶博士恼了与他对骂起来。而卖鸭的后,则有夫妻俩推着车买麦饼,上打一盖大伞遮,车板上铺着的净青布上一个个白白的麦饼散着气。

这是慈姑刻意而来。能将引来最重要的便是香味,油激茱萸辛辣的气息,果然有效,一时引得许多人围了上来。

白切端来,他夹起一筷,卷住一芥辣瓜条,这才急不可耐送中——

能品来其中还有芫荽末。他本不喜吃芫荽,可此时芫荽与瓜条糅杂,瓜条的柔韧与芫荽梗

待他,便瞪大了睛,酸、甜、麻、辣尽数了嘴中。

慈姑便拿筷夹了一碟,将青绿芥末拌些去,方才递给他,李军汉接过后,也不拿筷,就用手送嘴里。

“是兄弟吗?都一份还吃独?!”旁边一个军汉作势嬉闹,看那家伙吃得香,自己忍不住问慈姑:“给我也来一碟。”

慈姑摆摆手,俏冲他眨眨:“康家脚店既无法在眉州开,便在汴京开罢。”她早就盘算好了,自己虽然没有本钱,却有一手好厨艺,自然便是开谱最稳妥。

“咔嚓”一声,瓜条四溅,白丰腴,裹着芥辣味,有效中和了白的腻,瓜条甜酸,衬托得白越发好吃,而那微酸的,更叫他嘴中大量分

军民相熟,阿婶便不好说什么,又好气又好笑指他:“你在桶里洗,洗完倒在地上晾便是,何必要在河里洗?”惹得李军汉一堆同伙嘻嘻哈哈笑起来,他们各个八尺躯,又都打着赤膊,疙瘩膀,有的还着刺青,各个往河边去,一个帮同伴拿走麻搭,一个去阿婶赔礼,两个顽笑扣住李军汉:“婶,这小伙随您老人家置。”嘻嘻哈哈闹得满街满河都吵。

?”

李军汉又咀嚼了几,辛甘适中,酸甜开胃,本来他被今儿的日晒得有些打蔫,可这芥辣瓜儿,瞬间令疲惫的神经振奋起来,他脑袋一转,见旁边有卖白切的,扬声喊:“老丈,与我切一碟白切,要片得薄薄才好。”

先是尝到了酸,让他嘴里忍不住分,而后细细品味,滋味许多,如果说开胃的醋酸、茱萸籽的辛辣、轿的麻、芥末的呛、些许甜滋滋这复合五味如一颗颗珍珠一样,那么瓜条脆便如一条鱼线,将这珍珠串了起来,在李军汉的嘴里激烈碰撞着。

这价钱不算贵,李军汉拿着官饷,自然豪:“与我盛一碟。”

“咳咳咳”他吃得急了些,芥辣味呛中,瞬间叫李军汉连连咳嗽,可是却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一份!”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盆中,灵灵的黄瓜条浸泡在暗的酱里,赤红茱萸籽与雪白芝麻粒间杂其中,被金黄的沸油一浇,沸腾起细细碎碎的气泡,卷着火辣辣的气息席卷而来。

李军汉当即立断:“小娘,你这芥辣瓜怎么卖?”

小伙儿一个个:“好香!”

军巡铺里五大三的李军汉往汴河里漂洗着手里的麻搭3,惹得游洗菜的阿婶不快:“你这麻搭蘸了泥便休要往里洗,泥浑浊叫我如何洗菜?”

慈姑笑:“一碟十文。”

慈姑

慈姑拿起筷搅拌一二,红艳艳的茱萸辣油便随着筷一起搅拌,而已经腌制一夜的瓜条呈现诱人的酱漉漉的酱从筷滴落,立刻有人咽了

李军汉晃了晃手里的麻搭,笑嘻嘻与她:“大婶莫恼,麻搭便是要蘸上泥好灭火才是。”一笑,龇一嘴白牙,衬着他黑黝黝的肤,叫人讨厌不起来。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