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赵六安彻底无语,对于江南商人来说,如今粮年年丰收,谷仓爆满,就算囤积再多,那也比不上盐价啊。尤其是海州的盐,经过云台书院的工坊用新技术提炼后的
盐,比江南最好的雪
盐品质还要好,在江南都是供不应求的货。若是让他们知
方靖远竟然肯用这些
盐来换粮
,别说囤粮惜售等待涨价的粮商了,只怕其他的商人都会跟着抢破
主动运粮
来换盐。
如此,就在完颜雍还没召集来八勤王兵
时,方靖远已从山东
民之中,招募
一支又一支新兵队伍,分送到河北和河南两大战区,
给岳璃和辛弃疾训练,为来日更激烈的战斗打
基础。
方靖远笑眯眯地说:“你们莫非忘了,官家准许我们自己建盐场,自产自销,依然由官方掌控,所以……我们不需要盐引,我们可以直接用盐换粮
啊!”
“但凡敢在军资军粮上手脚的,绝不留
。”
毕竟,方靖远并未施行征兵,江北也没有了大宋的军
,他也不愿在这里再施行这
一
定终
甚至世代为兵的制度,而是采用募兵制,简单
暴的给钱给粮,有饷银有福利还有伤残补贴和
额抚恤金,解除士兵的后顾之忧,也避免
征
伍的士兵缺少士气和战斗力。
若不是还附送了不少新研制的
械和装备,辛弃疾真想去跟他算算账,
去的银
,官家可给报销否?
“听清楚了吧?这批粮,我可以
你说的价收
了,但
这笔买卖的商人,都得记
来,三郎记得准备个黑名单,
商之
的,总得吃
教训。”方靖远叹了
气,说
:“我总得给那些老老实实
生意的人甜
,才能让人明白,跟我们
生意,想玩什么无
不商的,最好
得远远的。本官不吃这
。这些给前方将士的粮草和装备,一
儿都容不得轻慢。”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这次江北的京东军扩军十万,投军的士兵在通过选后,即可获得二两银
和百斤粮
安家费,
伍后包吃包住还每月都有饷银,这让许多在战
中
无
的
民纷纷来投,毕竟就算有官府的借贷和扶持,从
耕到收获,也得好几个月时间,一家人总得吃饭,以往灾年年年都有饿死的家人,现在有了这条生路,很多人都动了心。
现在他可是清楚明白了,人家方使君哪里是不会生意,
本是不稀罕在这方面与民争利,若是他想算计,那分分钟能让那些豪商们赔得倾家
产。
“呃?那使君为何提起折中法?”裴三郎一怔,如同被浇了一冷
。
扭的瓜不甜,晓之以理,动之以利,才能让人心甘
愿地卖命。
“是!”赵六安这是第一次见识到被人称为君典范的方使君发怒,战战兢兢地
割了粮草后,就忙不迭地回程,也不知方靖远新式“折中法”送达
和兵
后,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无他,辛家商行辛辛苦苦攒的钱,也跟着砸了
去,方靖远在
钱上,可是一
儿都没给他省着。
消息一放去,那些囤粮的人,只怕都得把粮
砸在手里了。
这些新兵,完全都是用银堆
来的,就连辛弃疾收到这些人时,都跟着心疼了几分。
这可是盐啊,白现成的
盐,而不是还得去兑换朝廷
额的盐引。
当初那些江南豪商还有人说方靖远不会生意,赚钱的买卖都让给了别人,他们既然
不
手,那在粮
上多赚一
也不为过。
盐引……都有定数,使君若是发的多了,只怕会重蹈昔日蔡相之难,引来非议啊!”
临安那边会如何,方靖远已不在乎,有了这批粮草,总算能度过开前的饥荒时期,征兵时也可以直接让前来应征
伍的士兵扛着粮
回家,安顿好家人,才能放心地
伍。
方靖远说:“你也说了,蔡京发
去的盐引远超过盐田产量,滥发盐引跟空
支票一般,等于
取豪夺,商人最后换不到盐,自然也不会老老实实运粮给边
将士,好端端的一个政策,就是被这些贪官污吏给败坏了。所以,我们不发盐引。”
赵六安暗暗地抹了把汗,还好他这一路上小心翼翼,没敢像以前那些前辈从中扣“折损”粮
中饱私
,否则方使君慧
一扫,怕是就要全
曝光不说,这份差使砸了,他的人
也难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