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农门长孙逃荒记
  4. 农门长孙逃荒记 第10节

农门长孙逃荒记 第10节(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间是因为有大的树木遮蔽,小路变的速度就慢了些许,可官上不同,经过一夜有余的时间,泥土中的分早已渐渐蒸发,周宁试着推了推老爷椅,确认当前的路况足以保证椅正常走动,这才放心来。

哪曾想,就算是这不值钱的东西,对于劳力多、板车少的人家来说,那也是有大用的,这么大喇喇地搁在山脚的板车,人家还以为是他们扔了不要的呢,自然是秉持着不能浪费的心态一并带走了。

如果不是在回来的路上,周宁刻意动用系统避开了其他人,只怕,单看到鼓鼓的麻袋和满满当当的竹筐,有些人就已经要忍不住动手上来明抢了吧。

可好,一群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手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即便手心里已经勒红痕,也只能认栽,谁让自己当初偷懒了呢。

在这样的氛围之, 队伍中说说笑笑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但是, 其他人都还没怎么样呢,周老爷却先病倒了,这可好,众人也再没心去担忧那些个没影儿的事了,一个个的都围到了周老爷跟前。

如果周宁他们再迟走一会儿,定然能够听到一个老妇人的破大骂声,可惜骂得再凶,板车也不可能自己脚跑回来了,而那老妇人也不是别人,正是试图想要偷粮的兄弟俩的母亲,如此看来,可谓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了吧。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更~

“董伯父,我爹他怎么样了?”周老爷生病之后,在周家这个范围,周大新这个自然理所应当地接过了话语权,语气中难掩焦急地问

然而,距离东郡越近,众人心里的担忧就越是厚,一是忘不了他们逃了兵役的事, 二来, 是怀疑东郡是否就是那个最安稳的地方了,三来,也担心自己这一行人能否在东郡就此生存来, 那可是郡城啊, 他们这些人里面,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黎县罢了。

一行人也未多停留,依旧是推着板车运着行李,向东郡的方向继续驶去。

虽说秋天的第一场雨已经了,但是季节的变换、天气渐渐转凉,这都是要有个过程的,因而,次日周宁他们发的时候,太已经挂在了天空中,蒸烤着因为雨而变得的土地,林间的路虽然还稍显,但总算不像雨那两天,一脚踩去便是好大一个坑,甚至有着连鞋来的风险。

这个时候,有董大夫在就让人安心许多了,董大夫上前去把了把脉,看了看老爷睛和苔,又问了老爷近日的饮作息,心中已然有了底儿。

第三十三章 生病

当然,这也和众人赶路太累了、已经没力气再去唉声叹气了有关,毕竟,每天累得只想倒就睡, 在认清了现状的, 哪里还有心思抱怨呢?与其上抱怨两句,倒不如把更多的力放在怎样早抵达郡城这件事上面。

董大夫常年在桐乡镇附近看诊,对于如何与病人家眷打早已有了心得,现也知不是照搬那些个“专业术语”的时候,解释:“周兄弟是累到了,这一路上条件艰苦,他先前那是一直忍着的不适呢,现在看就要到郡城了,心的那气儿一松了,之前积攒的所有不适这不就一脑儿地全都来了吗?

作者有话说:

毕竟,一直以来,周老爷就是他们这支队伍的“定海神针”,无论发生什么事,周老爷似乎都能够游刃有余地理,现在,这“定海神针”都倒了,他们哪儿还有心关心其他的呀?恨不得能以相替,好让老爷早些好起来。

其实,要不怎么说周宁他们幸运呢?在搬了行李以后,他们还能有儿时间把板车也一并折腾上去,然而有的队伍却是不然,要不是时间张,要不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一辆破板车也不值几个钱,便脆搁在了山脚

不仅如此,在归来的路上,杨永康还带逮到了一窝“不”的兔,大家都是了力的,各家的锅里也不必分得那么清楚,于是,这日晚上,众人当真是难得地再次饱腹一顿,心理作用使然,就连打个嗝儿上来也觉着都是满满的味儿。

等到他们一行人回到山的时候,留守山的周老爷等人竟是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现在这个时间归来,并不是找不到东西,而是能用来装野菜、蘑菇等的竹筐和麻袋都已经装满了,由此可见,他们的收获有多么惊人了。

有野菜的区域之后,众人一齐动手,充分发挥了“人多力量大”的优势,三两除二就把这片区域的野菜给摘了个净,其他地方也是同样的理。

或许是应对之前的各况已经有了经验, 或许是周宁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赶到了桐乡镇这次逃荒大队伍的前,又或许是心理作用作祟,总之, 众人都觉着, 接来的路程变得顺风顺了许多,即便是像周平这样小的孩,似乎也已经习惯了现在这样每天从早走到晚的生活, 适应过后, 也不再叫苦连天。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