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4. (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119节

(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119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低了!毕竟苎麻来,收得可没有棉多,且制起衣裳来格外麻烦,不如棉,晒一晒,弹得蓬松似云朵,便能絮衣裳了。

潘阿瑶家里在乡的田里也了十亩棉,今年棉丰收,阿耶阿娘也穿上了和的棉衣,还找巷的棉匠弹了三床厚实的被——这也是因棉现的行当。就是阿耶阿娘被冻怕了,棉被褥被实在絮得太厚,潘阿瑶每每窝里都被压得不过气。

后来,连家里的驴也有了一张棉布垫

今年潘阿瑶学之前,学馆里便派人来给潘阿瑶量量了量,给了衣样,让每家自己用买棉布棉制“校服”。潘阿瑶这一便是她在阿娘的指导,自个为自个的,针针脚脚全是满心喜悦。

校服一共了四,夏两,冬两

潘阿瑶个矮,阿娘给的棉布完还有剩的,她还给自己了同料的斜跨小书包,虽然学馆里的课本她还没抄完,还不能将课本带回家来,这小书包里只能每日装些心和饼——书籍昂贵,学馆里每间学舍都有几大族捐献的书,但也没法为每个学分发书本,因此学馆供给了纸笔,让自个抄一份,既是抄书也是复习。

学馆开学的时候,圣人最喜的公主——太平公主来学馆勉励她们勤奋读书,公主说了,等她们学成“毕业”,日后也是要去考科举当官,她们不仅仅是为自个读书,还是为了实现大周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就为了这句话,潘阿瑶风雨无阻,从没有缺过一堂课。

公主还问她们:“你们日后,想成为怎样的人呢?除了相夫教、在宅过一辈,你们可有想过旁的?”

潘阿瑶想了很久,在了学馆之前,她曾经想过嫁给隔成衣铺的胡商的儿,这样她就不用离开阿耶阿娘了,垮一门槛便能回家。

后来学馆成立了,能学馆读书,便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事。

学馆全名叫“洛学馆”,但大伙儿都它叫“学馆”或是“女监”,如今已经开了近十年,最初不论贫贱,没有家里愿意让女去读书的,是圣人降阶亲自拜会说服了五姓七望,捐钱修建学舍、教舍,又送来自家的女儿们,学馆才算真正开了起来。

三年后,学馆里一个士科榜首,那可是女状元!还是最古板老、看不起女的陈太傅的女儿,那一年真是街巷尾没有人不谈论这件事的,大伙儿都津津乐,这天底、古往今来第一个女官诞生了!

虽然陈太傅气得险些提前去见祖宗,陈娘还是得到了圣人亲命,外放地方,带着护院与师爷,走上任了。骑城之前,她还在洛城墙上留一句词: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潘阿瑶也知这句诗,是仙迹里说过的往后有个宋朝词人苏轼的诗,后人都称他为天第一词人!潘阿瑶读了这句词也忘不了,时常在心里念叨:谁怕?谁怕?我也不怕!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