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签到诸天从四合院开始
  4. 第119章 办学

第119章 办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忙活这么多天,两个夫也该回去了,李明浩拜托在西安城的二夫,等会了城先去趟关中书院,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送回来。

“时间也好,可以多心思挑个好人家,免得仓促结婚将来有什么不妥!”朱先生对此还是很赞同的,要是没有这件事,估计来结亲的人家早就踏破白家的门槛了,这里面有多少是冲着举人功名来的?这可不好说。

一听说提前结婚的后果这么严重,白赵氏也就不说什么了,被白嘉轩的搀回去歇息了。

白鹿村百余人家,历来都是先送孩到七八里地的神禾村去念书,要是孩息再去白鹿书院读书,村里没个读书识字的地方。

守孝说是三年,其实是二十七个月,最早自《礼记》:“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你也莫担心,我看嘉轩骨是越来越好了,就算迟上两年多成亲也不耽误您抱孙!”

“三年是不是太了?你爹的意思肯定是想你早成亲!”白赵氏有些迟疑。

秋和唐时都是二十五个月,三年是指横跨三个年份,但是后来又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遇到闰月怎么办?于是又变成二十六个月。

现在自己既然要在村里守孝三年,那自然要找,办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俺说过的话肯定算数,我这就回村守孝,三年孝期一满就成亲!”李明浩回答,既然举人功名已经拿,那继续留在关中书院也没啥意思了。

李明浩赶把他扶了起来,“等学堂盖好了,还要请先生帮忙提个牌匾!”

“妈,嘉轩现在是举人了,要是没孝就成亲,官府肯定要责怪他,说不定还会取消他的功名!这事容不得糊!”朱先生帮着解释

于伯循等人也走了,屋里就只剩白赵氏、白嘉轩两个夫,鹿三知他们自家人有话要说,主动避了开来。

又给朱先生说起了自己的打算,“我打算把村里的祠堂翻修,多收拾几间房来,办个学堂,教村里孩读书识字。”

对他这老派的读书人来说,办学在他心里是最重要的事,如今听闻李明浩打算办学,自然激动不已。

古人非常重视守制,自然是宁勿短,为了避免个别算错而现混,三年守制便统一到了二十七个月。

“有啥我能帮得上忙的,你尽。”朱先生当即保证。

没了外人,白赵氏便问,“嘉轩,你接来打算咋办?”

,来祭典的亲友纷纷告辞离去,吴贵在临走时候,特意过来说,“嘉轩,你也累坏了,好好歇几天吧,等过一阵我再过来找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朱先生摇了摇,“要是别的事我都答应,唯独这件不成!”

朱先生闻言竟然打拱作揖跪倒在地,“贤弟请受愚兄一拜,这是功德无量的事啊!”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