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次于都渍涧。(《十六国疆域志》引《通志》云:在蓼泉西。)蒙逊自浩亹来距。战于坏城,(《十六国疆域志》云:在福禄县。福禄,见第三章第七节。)为蒙逊所败。勒众复战,又败于蓼泉,被害。蒙逊遂
酒泉。歆弟敦煌大守恂,据郡自称大将军。十月,蒙逊遣世
正德攻之,不
。明年,正月,蒙逊自往,筑
堤,引
城,数十日,又不
。三月,恂武卫将军宋丞,广武将军弘举城降。恂自杀。李氏亡。(歆之亡在永初元年。本传云:士业立年而宋受禅,误。故又云,其灭在永平元年,皆误多三年。)
赫连
既陷
安,遂僭称皇帝。(《魏书》在泰常三年,即晋义熙十四年。《北史》在泰常四年,即晋元熙元年。)群臣劝都
安。
曰:“荆吴僻远,势不能为人之患。东魏与我同境,去北京栽数百余里。若都
安,北京恐有不守之忧。诸卿适未见此耳。”乃于
安置南台,以其大
璝领雍州牧,录南台尚书事,而还统万。(《魏书》云:以
安为南都。)案云荆吴不足为患,姚泓之灭,岂特殷鉴不远?知东魏为心腹之忧,则终
之世,何不闻以一矢东向相加遗邪?知此等皆史家傅会之辞,非其实也。

凶暴好杀。其在
安也,尝征隐士韦祖思,既至,恭惧过礼,
怒曰:“吾以国士征汝,奈何以非类
吾?汝昔不拜姚兴,何独拜我?我今未死,汝犹不以我为帝王,我死之后,汝辈
笔,当置吾何地?”遂杀之。其猜忌汉人如此。常居城上,置弓箭于侧,有所嫌忿,便手自杀之。群臣忤视者毁其目,笑者决其
,谏者谓之诽谤,先截其
而后斩之。夷夏嚣然,人无生赖。议废其
溃,璝自
安起兵攻
。
中
昌破璝,杀之。
以昌为大
。(《通鉴》元嘉元年。)元嘉二年,
死,昌僭立。三年,九月,魏遣奚斤袭蒲阪,(见第三章第四节。)周几袭陕城。(见第六章第一节。)十月,魏大武帝西伐,临君
津。(见第六章第三节。)十一月,以轻骑一万八千济河袭昌,略居民,徙万余家而还。奚斤东至蒲阪,昌守将赫连乙升弃城西走。昌弟助兴守
安,乙升复与助兴西走安定。(见第二章第二节。)奚斤遂
蒲阪,西据
安。四年,正月,昌遣其弟平原公定率众二万向
安。五月,魏大武帝乘虚西伐。济君
津,轻骑三万,倍
兼行。群臣咸谏曰:“统万城
,非十日可
。今轻军讨之,
不可克,退无所资。不若步兵攻
,一时俱往。”大武曰:“夫用兵之术,攻城最
,不得已而用之。如其攻
一时俱往,贼必惧而
守。若攻不时
,则
尽兵疲,外无所掠,非上策也。朕以轻骑至其城
,彼先闻有步兵,而徒见骑至,必当心闲。朕且羸师以诱之,若得一战,禽之必矣。所以然者,军士去家二千里,复有黄河之难,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遂行。次于黑
。(见第六章第九节。去统万三十余里。)分军伏于
谷,而以少众至其城
。昌将狄
玉来降,说“昌使人追定,定曰:城既
峻,未可攻
,待禽斤等,然后徐往,
外击之,何有不济?昌以为然”。大武恶之。退军城北,示昌以弱。会军士负罪,亡
昌城,言“魏军粮尽,士卒
菜,辎重在后,步兵未至,击之为便”。昌信其言,引众
城。大武收军伪北,分骑为左右以犄之,昌军大溃。不及
城,奔于上邽。(见第三章第三节。)遂克其城。(《魏书·本纪》在六月。)是役也,昌虽寡谋,魏亦幸胜。其时魏兵不足二万,而昌众步骑三万;大武引而疲之,行五六里,冲其陈,尚不动;及战,大武坠
,
矢中掌,其不败者亦幸耳。娥清以五千骑攻赫连定,定亦走上邽。奚斤追之,至雍,(见第三章第五节。)不及而还。大武诏斤班师。斤请益铠
平昌,不许。抗表固请,乃许之。给斤万人,遣将军刘
送
三千匹与斤。五年,(魏神鹰元年。)二月,昌退屯平凉。斤
军安定。
多疫死,士众乏粮,乃
垒自固。遣大仆丘堆等督租于民间,为昌所败。昌日来侵掠,刍牧者不得
,士卒患之。监军侍御史安颉请募壮勇
击。斤言“以步击骑,终无捷理”,
须救骑至。颉曰:“今兵虽无
,将帅所乘,足得二百骑,就不能破,可折其锐。且昌狷而无谋,每好挑战,众皆识之,若伏兵掩击,昌可禽也。”斤犹难之。颉乃
与尉眷等谋,选骑待焉。昌来攻垒,颉
应之。昌于陈前自接战,军士识昌,争往赴之。会天大风,扬尘,昼昏,众
。昌退。颉等追击,昌
蹶而坠,遂禽昌。(《通鉴考异》曰:“《十六国
秋钞》云:承光三年,五月,战于黑渠,为魏所败。昌与数千骑奔还,魏追骑亦至。昌河
公费连乌提守
平,徙诸城民七万
于安定以都之。四年,二月,魏军至安定。三城溃。昌奔秦州。魏东平公娥青追禽之,送于魏。与《后魏纪传》不同,今从《后魏书》。”案承光赫连昌年号,承光三年,宋元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