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咪咕公版·两晋南北朝史
  4. 第七节 自然科学

第七节 自然科学(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谓因其经历,并有记载者,盖私家之作?作志者之意,盖以网罗宏富,条理分明为贵?故訾此等记载,不能成一家之也。(陆澄、任昉之书,盖丛书?故亦不能成一家之言。)此类记载,取材实多。有据官书,专记州郡建置者,如《元康三年地记》、《元嘉六年地记》、《九州郡县名》、《并帖省置诸郡旧事》是也。有兼及者,如《元康六年簿记》是也。其专详一地方形者,则为诸州图经。专志风俗者,如《陈留风俗传》。演绎旧闻者,如扬雄《蜀王本纪》,记山者,如刘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记》,宋居士《衡山记》,谢灵运《游名山志》、《居名山志》、《经》,庾仲容《江记》,释安《四海百川源记》。记室者,有《洛殿簿》,杨衒之《洛伽蓝记》,刘璆、释昙鸾《京师寺塔记》。记冢墓者,有李彤《圣贤冢墓记》。记里者,有蔡允恭《并州里记》。谈沿革者,有京相璠《秋土地名》,不著撰人《古来国名里记》。记外国者,如法显《佛国记》,不著撰人《州以南外国传》,杨莩《州异志》,不著撰人《诸蕃风俗记》。存录荒诞传说者,如托诸东方朔之《十洲记》、《神异经》。王俭七志,七曰图谱,记地域及图书,(参看节。)可见其卷帙之浩繁矣。

地图之作,亦较前世为。《晋书·裴秀传》言:“秀为司空,职在地官。以《禹贡》山川地名,从来久远,多有变易,后世说者,或牵引,渐以暗昧,于是甄擿旧文,疑者则阙。古有名而今无者,皆随事注列。作《禹贡地域》十八篇奏之,藏于秘府。”此盖合古今地理为一书,亦可云作今图而兼详其沿革也。其《序》云:“秘府既无古之地图,又无萧何所得。惟有汉氏舆地及括地诸杂图,各不设分率,又不考正准望,亦不备载名山大川。”其例实未尽善。顾又云:“晋文帝命有司撰访吴蜀地图。蜀土既定,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图记,罔或有差。”以当时疏之技,安能成此审之作?其必谀媚非实明矣。秀所制图,其有六:一曰分率,二曰准望,三曰里,四曰,五曰方邪,六曰迂直。其言曰:“有图象而无分率,则无以审远近之差。有分率而无准望,虽得之于一隅,必失之于他方。有准望而无里,则施于山海绝隔之地,不能相通。有里而无、方邪、迂直之校,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盖以分率定其地之所在,而以准望校之;以里著准望所不及,而以、方邪、迂直里之实。在未知测经纬度之法时,所能为者,亦不过如是而已。《宋书·谢庄传》云:庄分《左氏经传》,随国立篇,制木方丈,图山川土地,各有分理。离之则州别郡殊,合之则为一。以木制图,盖由当时简牍,尚与缣素并用?(见第二节。)而其可分可合,亦可见其分率之审也。《隋志》所载,冀州、齐州、幽州,皆有图经;隋有《诸州图经集》,已见前;而其先已有《周地图记》一百九卷;可见各地皆有图。《魏书·沮渠牧犍传》,世祖诏公卿为书让牧犍,有“民籍地图,不登公府”之语,可见上计之制仍存。《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传》:陈文诏诉父饶为竟陵王诞府吏,恒使山图画路,不听归家。又《张弘策传》,谓当指建业时,凡矶浦、村落,军行宿次,立顿所,弘策豫为图,皆在目中。此等则皆供一时之用,不必审也。《隋志》有张氏《江图》一卷,刘氏《江图》二卷,其亦弘策所为之类欤?

医学形就《隋志》医方类之书观之,可分八类:一论医理,二言明堂针灸,三论诊法,四论病源候,五本草、药录、采药法、药法,六医方,七经,八兽医。此纯为医家之学。其养、养、导引、合丹、服、房中之说,则当与神仙家相也。方药有来自外国者:如《杂戎狄方》,当来自西北,《龙树菩萨》、《婆罗门》、《耆婆》、《乾陁利》诸方,当来自南海,(香方亦当来自南海。)《西域诸仙所说药方》,《西域名医所集药方》,则当来自西胡也。《魏书·西域传》:悦般国,真君九年,遣使朝献。并送幻人,称能割人脉令断,击人令骨陷。皆血,或数升,或盈斗。以草药中,令嚼啮之,须臾血止,养创一月复常,又无痕瘢。世祖疑其虚,乃取死罪囚试之,皆验。云中国诸名山,皆有此草。乃使人受其术而厚遇之。此事或夸诞失实,然必有此类方药,则无疑也。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