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双鹰旗下
  4. 35、逆海(一)

35、逆海(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实际上从34年开始,中国海军就开始积极行了所谓的“海军国防建设计划”,为了尽量缩小中日海军之间大的实力差距,作为新任海军的陈绍宽和海军前辈及同僚同僚们一起尽了最大的努力。海军方面从奥匈和德国各订购了一艘轻巡洋舰,同时在上海和福州,在引和德奥专家的指导,四艘排量为6800吨的轻巡洋舰分别于1935年开始开工建造,同时,海军还分别向两国各订购了两艘新式的远洋型驱逐舰,并以德奥提供的图纸和技术,在国开工建造了六艘排量为2870吨的“武昌”级驱逐舰。

陈绍宽是来向奥匈求援的。

现在作为海军的陈绍宽上将着“窝废”和“卖国贼”的骂名在到周旋,希望早一天能够恢复海军的战斗力。

但是,表面上两国还是要保持中立,为中国人维修战舰肯定会破坏中立条款。

日本人不断地在向德奥提抗议,但都被德奥两国以正常贸易为由给拒绝了。反正日本人不敢冒着战争的风险,行拦截德奥两国的货船,他们也无法确认船上装载有军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由于福州和江南造船厂很有可能都会沦陷,而海军钦州造船厂还没有完成建设,国现在本没有合适的船坞能够容纳“镇海”号和“靖海”号两艘受创的战列舰坞维修,他们只能联系与中国关系最好的奥匈海军,看看他们是不是能够提供帮助。同时,希望能在奥匈方面的帮助,完成“江苏”号和“福建”号航空母舰的最后舾装工程。

由于国造船工业底薄弱,德奥两国只用一年就能建成服役的“莱比锡”级轻巡洋舰和“岛级”轻巡洋舰,中国造船厂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才刚建成,还没有完成舾装,战争就爆发了。

现在,陈绍宽一行人则在焦急和不安中等待着奥匈方面的答复。

就这样,中国海军在几天之就失去了对近海的守卫和控制,引得国报纸和民众的一片责骂之声。

现在,在江南造船厂正在施工的两艘巡洋舰也遭受了攻击,在日军还没有占领吴淞之前,趁着夜逃到了南京。在福州海军造船厂建造的两艘巡洋舰倒是撤到了钦州港。目前,海军方面能够作战的只剩了两艘从德奥购的轻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了。

扬克尔将军在行了初步的会谈后,表示要先请示国,但同意中国战列舰可以船坞行不超过三天的简易维修。这符合中立法的条件,实际上奥匈和德国在战争爆发后名义上保持着中立,实际上一直在向中国提供援助。

更为重要的是,海军还在国向各省募捐,筹集到了近8600万一笔款,开工从奥匈引了图纸和技术,在奥匈海军的帮助,开工建造了两艘“江苏”级航空母舰。

途中遭受日军的轰炸,也受损严重,主力舰只能趁黑夜逃往广州,以避免再次遭到轰炸。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