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双鹰旗下
  4. 84、训练

84、训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7d/40型远洋攻击潜艇取消了甲板炮,只在舰桥上装备了一门37毫米炮和一门双联装20毫米向炮,另外在甲板上安装了两可收放的6210毫米火箭发。这是据中国工程师林惠平的建议研制的,军工的林惠平曾在奥匈斯柯达兵工厂学习过火箭炮制造技术,在担任潜艇建造的武监造后,曾向德方能否把威力大,但重量却不大的火箭发安装到潜艇上的设想。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汽车在舾装码停了来,那里已经停了一排已经完成舾装,涂成了黑的潜艇。足足有10艘最新式远洋攻击型潜艇,其中的四艘是属于已经准备役,为中国建造的潜艇。担任中国潜艇建造总监的王致光上校正和一些技术人员正在接前最后的验收工作。

带着郁闷的心,他应韩玉衡的邀请,到吕贝克的弗兰德造船厂去参观中国海军新订购的潜艇役仪式。

“1018”号艇属于德国海军最新研制的7d/40型远洋攻击潜艇,标准排量在上为1680吨,量近1900吨。动力为两台5600力的man式柴油机,潜艇动力为两台1200力电动机,由于装备了通气,此型潜艇在潜望镜度航行时,能够达到超过20节的最航速。

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德国同行的重视,经过设计师们的努力,在潜艇前后甲板上各安装了一可用支架收放旋转的箱型6210毫米火箭发。海军装装备的火箭炮与陆军的短火箭炮不同,为了增加程,重新研制了程火箭发动机,这样程比陆军火箭炮增加了一倍,达到了近18公里。

从波罗的海来的海风让人觉分外清,萨师俊在韩玉衡的陪同,参观了船厂的潜艇生产线。德国加快了潜艇的建造速度,萨师俊在船厂船坞的船台上看到一排六艘潜艇正在同时施工。船台四周弥漫着重的机油气味,上重型起重机的缓慢地动,把一节节重达数百吨的分段吊船台,行合拢。

为此,林惠平获得了一枚德国政府颁发的蓝克斯一级服务勋章。

王荣宾少校边走边向几位官介绍着一些潜艇的况。

这样,潜艇除了鱼雷之外,也有了一定的对舰,特别是对陆地港的攻击能力。

“桂林”号巡洋舰又重新回到北海造船厂,行最后的调试和设备装,这需要费近一个月的时间,此后,就会先跟随德国舰队正式开始了它的战争征程。

在德国训练的中国兵们已经接了这几艘潜艇,正在行一些清洁工作,看到几个人上来,连忙立正敬礼。

飞溅,一群群着护目镜,壳帽,穿满是油污的工人们正站在脚手架或是艇上把这一段段已经完成的艇焊接到一起。船台上用圆木支撑着已经完成了大半的船,很快它们就会

四艘中国潜艇排成一排系泊在码上,用一用缆绳作成的浮桥把甲板连在了一起,萨师俊、韩玉衡在担任潜艇建造工程师的王荣宾少校和艇朱藻文上尉的陪同,通过摇摇晃晃的浮桥,来到“1018”号潜艇的甲板上。

萨师俊现在老是在想着如何能够尽快地回到国,但从波罗的海到钦洲湾,整整有一万多海里,期间还有英国和日本海军设立的重重封锁,又何谈容易。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