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炮火1906
  4. 第四百二十章 留下来吧

第四百二十章 留下来吧(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安生邀请两人在上海在呆上一段时

阁制健康运行的前提,在李安生看来,还是两党制,故而,在小心谨慎的在谋求总统制的同时,李安生正在谋求两党制。

争论持续了数天的时间,期间,在黄兴的极力要求,李安生陪同黄兴与宋教仁参观了中华钢铁公司以及江南造船厂等大型企业。

程德全也从南京赶来会晤,也希望能够留住黄兴与宋教仁。

阁制最大的病,还是它和国会的矛盾可能导致国家痪。这制度的运作前提,是要有一个能够控制国会的政党或多党联合

但是这几年看来,吴禄贞当初的选择还是极为正确的,至少让中国避免了多起战。

题是它可能容忍一个不作为或者违背民意的总统达四年或者五年,其间无任何办法撤换之。还有个问题是总统任期有限,因此当选总统势必把心思在谋求连任上,为此不惜许多极端的事来。另外,如果国家没有健全的党派政治,则政府和议会之间的冲突可以导致国家陷痪。

比起来,阁则随时得到议会以及全国人民的监督,政策笼前要经反复辩论,大众能将利弊看得清清楚楚。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谁控制了国会,谁也就控制了行政班,因为阁总是国会中的多数党人选来的。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说,这似乎不合理,因为它没把行政和立法彻底分开。但恰恰因此,它可以保证及时把庸才换来,也可以保证得人心的行政首脑期执政,不像国那样,总统到了第三年就得考虑饭碗问题。

吴禄贞曾经被认为是能够与袁世凯正面抗衡的人,正是吴禄贞的力,李安生才得以势崛起,整合了大量的资源,成为当之无愧的实权派。

阁制是英国人发明的,受英国影响很的国家,诸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也都实行该制度。它的特,是把国家元首与行政元首分开,国家元首或是世袭的国王或皇帝,或由人民选举产生,不过是个虚位。行政权力完全落在阁中,阁首相(或总理)以及阁员常常就是议员,由国会选或经国会同意,如同公司的董事会一般。阁直接对国会负责,间接对选民负责,而国会对选民负责。国会有权以投不信任票的方式罢免阁,而首相(或总理)也可以解散国会。

吴禄贞接连拍了多份电报给宋教仁,好言相劝。

相比之,总统制现民意的方式很间接,而且是一次的。人民只通过选举总统来表明意向,完成“一次委托”,此后选民们对于总统的制衡与监督相当的有限。

阁是国会多数党选举来或同意任命的。如果国会中没有多数党,那便只好几个党联合起来,形成联合政府。如果无法建立联合政府,谁也无法获得国会多数,则只好由首相宣布解散国会,重新大选,指望选个多数党来。在大选完成之前的阁称为看守阁,因为缺乏民意依托,自然人微言轻,什么事也无法,完全是一畸形阁。

宋教仁当年将吴禄贞视为挚友,但是吴禄贞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支持李安生,让他黯然神伤。

他千里迢迢的赶来制止黄兴与宋教仁,正是想要留住一希望,国民党毕竟还是个大党派,之前的失败,只是孙中山等一左倾分的失败,而不是全盘的失败。

由此产生了一潜在危险:如果国无数小党林立,彼此分歧又很大,这就会造成不怎么选都无法选个多数党来的尴尬局面,于是国家便陷政治危机。

制度的优很明显,第一就是它把行政班的执政直接暴在国会的监督,能及时充份地现民意。和国政府不同,阁得天天坐在国会里和反对党吵架,每一个小动作都让对方看得清清楚楚,双方关于重大政策的辩论通过媒转播,直接就在人民行,几乎没有什么作手脚的可能。

黄兴的意思,是相信李安生的人品,暂时合作一把,有百利而无一害。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