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炮火1906
  4. 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线僵局

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线僵局(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他们到任之前,事态正向发展。第8集团军参谋作战克斯?霍夫曼中校向普里特维茨表明除非打退萨姆索诺夫集团军,否则向维斯瓦河西岸撤退几乎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普里特维茨批准霍夫曼的明智计划,即用铁路和行军将第8集团军主力从贡宾和因斯特堡间隙向南向西调动约130英里,以便集中兵力打击萨姆索诺夫,同时留1个德国骑兵师在依托哥尼斯堡城垛的要守备队的支援,牵制整个俄国第1集团军。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贝格战役惨败的消息传到南坎普夫时,他才停止前;把他的南翼队“转移”或者说撤过祖里湖区,并准备战斗。兴登堡、鲁登夫和克斯?霍夫曼只用了四天时间就重新署了第8集团军,并

然而,此次军,俄国人初战告捷,但这个胜利给他们带来了不幸的后果。指挥第8集团军的是克斯?冯?普里特维茨-格拉弗罗恩中将,他是一个利己主义的政治将军。其人表面傲慢,心虚弱。他的队于8月17日在斯塔鲁佩南坎普夫首次接(这一仗是一位能而富取心的德国军赫尔曼?弗朗索瓦要打的)之后,第8集团军的3个军于8月20日在贡宾对俄国第1集团军发动一次协同得不好的攻;同日远在南边的萨姆索诺夫(第2)集团军越过东普鲁士边境。德方一个军 [ 译者注:弗朗索瓦指挥的第1军。 ] 在贡宾取得了战术胜利;其他两个军则被击退了,于是普里特维茨陷于动摇。他向位于西线的德军总奇报告,说他打算撤退到维斯瓦河以西,从而放弃整个东普鲁士。这是奇无法容忍的。普里特维茨不得不。他的继任者是保尔?冯?兴登堡将军,此人原已退役,现在应召复;他是一个“木人”,后来充当阿夫?希特勒的傀儡。曾协助攻克列日要的埃里希?鲁登夫被任命为兴登堡的参谋

向东普鲁士的军兵分两路,矛均指向德国第8集团军:一路为俄国第1集团军,由帕?南坎普夫指挥,位于祖里湖区(大约在东普鲁士中,由若设防的大小湖泊形成)以北;另一路为俄国第2集团军,由亚?萨姆索诺夫指挥,位于湖区以南。两个集团军都受(西北)方面军司令官日林斯基将军协调,但是通信装备不足,参谋工作不力,车辆匮乏,加上指挥拙劣,恰恰暴了这次东普鲁士攻战役的一个突——缺乏协调。

与俄军不同,德军受到严密的控制。这控制是基于对敌人的运动、能力,甚至他们的意图了如指掌;信息的获取主要靠截获俄军的电讯,其次靠空中侦察。

俄国人才动员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且明显地缺乏补给和支援队,但他们还是于8月13日发动了攻势。

随后行的坦贝格战役于8月30日结束,这是一场现代的坎尼之战。萨姆索诺夫两翼都被击退;他的中央被打垮并被包围。在大约5至6天的战斗中,俄军第 2集团军被消灭。或许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幸免于难;其余12.5万人被俘,数千人死亡,成为德国在东线首次辉煌胜利的证明。德方付的代价约为1.3万人,包括伤亡和失踪。

与此同时,北南坎普夫第1集团军对南的大祸一无所知,还在缓慢军,直到大势已去。

几年前,冯?史里芬就预见到这样一次攻。德国人对付攻的计划规定,首先集中兵力打击(俄国)第1集团军,尔后利用他们所线或中心位置,及其优越的通网络,将队迅速西调,打击(俄国)第2集团军。

所作的承诺,同时为了满足8月间法国提急要求,在它自己的动员尚未完毕之前,就对德国和奥匈发动攻。

俄国(西边境)的波兰突决定了这个方向的战略。在突的南沿和东侧,作好战备的俄军主力(38个半师,编为4个集团军),与同等数量的奥匈师相对峙。另外两个俄国集团军(17个半师)则从突北侧和东北楔东普鲁士,当面只有一个德国集团军,即第8集团军,辖14个师。俄国人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在技术、训练、武装备(特别是通信设备)、公路和铁路网方面,加上随后显示来的统帅才能方面,同盟国的优势要大得多。

8月23日夜间,当兴登堡和鲁登夫接指挥权时,德军变更署的工作(8月21-25日)展顺利。奉命阻滞萨姆索诺夫缓慢前的德军第20军己投战斗;在鲁登夫鞭策,其他两个军于26日猛攻萨姆索诺夫的右翼。27日,另一个军——弗郎索瓦将军的第1军一赶到俄军左翼,就开始合围攻。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