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4.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73节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73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信侯府。

万商如今视思玉为政策研究秘书,詹权的信寄过来,把上面写了当地见闻的页数挑来,总要叫思玉也看一看。思玉读了信后,忽然抬目不转睛地盯着万商看。

万商起先特别兴奋,以为自己撞了大运,说不得能“捡”到几个可以改变时代的发明家、创造家,后来见过这些自荐的工匠后,发现他们其实就是一些平平无奇的工匠而已,并不是墨在先秦时期就能在著作里写针孔成像的跨时代的级人才。

思玉已经不敢往想了。

思玉却觉得送铺明面上是在破除迷信, 其实是在引导民众思考。

百工坊里如今只有不到十名工匠,有木匠,有铁匠,各人的专都不一样。他们是自己投奔来的。问起投奔的原因,都是日不怎么好过,正好听说了宋钰写的那篇骈文,知安信侯府的太夫人是个良善可靠的好东家,便大着胆来侯府自荐了。

即便宋钰都不会。

他们甚至两两合起来,你画得好,你就专画画,我写得好,我就专写。这样一来,画可以画得更准,抄写也可以抄得更有效率,每天都能多抄录两三本。

而这就是万商上永远叫思玉为之动的地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思玉忽然喜上了观察万商。

自从宋钰公开了“世”, 他就一直很忙。他不像思玉这么有时间。

思玉说:“戏文里常喊县令为老父母,要我说,老父母应该是您这样的吧。同样是阻拦幼儿玩火,有些父母会恐吓孩,说玩了这个会死;有些父母却会教导孩,火是什么东西,冒然碰到会有什么害。这样的两父母,他们教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孩都不去碰火了。但前者会在孩心里留恐惧;后者却教会了孩思考。”

而当民众学会思考, 当底层百姓都在思考,在未来的第一个百年里, 他们可能只是不会轻易被神佛之事骗了;在未来的第二个百年里, 他们可能会开始思考权贵为何会是权贵、平民为何会是平民;在未来的第三个百年里……那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到时候耽误了百姓。

世上缺乏公平。权贵很难用平等的目光去注视百姓,正如大多数父母很难用平等的目光去注视孩。所以世上多是第一父母。万商恰恰就是极其罕见的第二

哦,说到这个百工坊,现在还担不起“百”这个字。

这世上除了一个思玉,暂时没有人会这么仔细地去揣万商了。

阅读着詹权从南泽县寄回来的信, 万商本人可能真没多想,最多就是在心里计算着大概需要多时间,这场从南泽掀起的舆论风暴才会席卷全国, 想着自己别的准备工作能不能跟上, 使得诸事尽量稳妥。但思玉却仿佛看到一阵又一阵的无形浪

思玉决定为自己所思所想守如瓶。

因为思玉的观察和沉思,她理所当然地“看”到了更多东西。别人看送铺,只觉得是一帮诰命在行善, 没什么值得警惕的。哪怕送铺现在还担着一个在民间破除迷信的职责,大儒们最多就是觉得这对开启民智有益,不觉得这里能藏有某意。

第95章

万商被看得一愣,忍不住问怎么了。

它们开始慢慢汇聚、逐渐形成,正在为一场几百年后的变革蓄力。

“观察”不是指像蘑菇一样蹲在暗角落,然后使劲盯着万商看,而是更为广义的。思玉会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思量, 太夫人了某件事, 她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被思玉夸作是“老父母”,万商连忙摆手:“我这才哪到哪啊, 南泽县的那位丁县令, 从老二寄回的信来看,才真称得上是老父母。他还是一个治的人才!前段时间是不是听说东河那边又闹了灾?东河几乎是年年治理, 但一直未见成效……”这时候万商就觉得自己脑里的东西还是太少了,不知百工坊能不能把泥苏来。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