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穿成知青去种地
  4.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21节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21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个人决定一起去收网。

听到这话的本地村民反应非常迅速,全跑了起来。姜棉几个也被他们的张所染,提着网也跟着跑。

过了一会儿,估计着人应该来的差不多了。李国“咚”地敲了一手里的铜锣。

“别,别,江知青,你千万别。”大小伙急得脸都红了,“为了救人,你们的鱼都快跑光了。我还没谢谢你们呢,我大伯就那么一个儿,今天他偏又不在家,如果啥事儿,我们一家都不知咋办呢。幸亏有你们,真的是太谢了。”

她得去看看渔网,不能就这么在家坐等着别人送回来。

但是底有人开始喊:“那要找他们算账!”

姜棉突然想起,她的锅里有吃的,不过她忘了。

姜棉停了脚步,等着。

两位女同志就停了来,等两位男同志过来了。

在这方面,他们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防止鱼一会儿得一团糟,姜棉找了一块短厚的木板横搭在缸

再往厚木板的上面搁一块石,姜棉就了门。

把缸洗过两遍,往里面倒了大半缸的,然后将鱼全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楚婴回:“没呢。洗换衣服就过来了。哪有时间饭。”

好吧,又是一个来谢的。姜棉有一想赶人。实在是她不太习惯面对这场面,无端的就是觉得尴尬。她也说不清为什么。

两人还没走几步路,就听到谢东河的声音从后面传过来。

“两位女同志,别走那么快,等一等我们啊。”

姜棉几个也随着人群围了过去。

这些鱼的生命力还,没有一条翻白肚的,都还活着。

姜棉在墙上扯了一草绳,准备给男人抓一条带回去。

谢东和一走近就问:“你们吃午饭了没吗?”

还没等他们走到半路,就碰上了给他们送网回来的人了。

门,就看见楚婴换了一衣服,也往这边走。

她在屋里屋外转了一遍,最后从厨房里挪一个泥缸,放在屋檐靠墙角的地方。

去的时候只想着抓鱼,没想过鱼抓多了怎么办。

大小伙也不是个会应付人的,特别现在面对的还是姜棉这样的女知青,匆匆放一句“姜知青,你们以后想吃鱼了,可以来找我们,我们帮你们抓。”

于是楚婴把有人给他们送鱼的事说了。

李国洪亮的声音开始响起:“大家安静!现在就说一件事儿!青台山那边的库崩堤了!大致原因是临平公社的大库开闸洪,但他们事先并没有通知我们!”

楚婴走了过来,姜棉把刚才的事跟她说了。

两波半路相逢的人还没来得及开说话呢,就听到一阵敲锣声,然后是李国的大嗓门:“崩堤了!崩堤了!大家快去晒谷场集合!”

李国又敲了一锣,“算账的事不用你说!自然有人去!我们大家现在最要的是,把青台山库的堤赶快修好!

“好想吃鱼。不知鱼跑光了没。”

等里面的动静小了,姜棉往缸里看了看。

还没上手呢,就被拦住了。

到了晒谷场,有很多人已经到了。

见了她,那人腼腆一笑,“姜知青,这鱼是你们网上来的吧。不过只剩这几条了。这只桶上面的都走了,另一只桶打翻了,鱼全跑没了。网还没有解来,另一得兜路到对面岸去。我先把鱼给你提回来了。等一他们把网解来了,再给你送回来。”

原本还在谈的人群渐渐安静了来。

这是之前和外面的大缸一起买的,大概能装两三担的样。当时买了也是没有的用,就一直在厨房放着,现在刚好能用上。

姜棉,笑了笑,说:“好。我正要过去呢。”

木板的大小看着很合适,搁中间,两边恰好各留两三指的缺。这样鱼就不怕被闷死。

李国站在人群中央,脚应该垫着什么东西,比他周边围成一大圈的人了一截。

姜棉连忙跟他谢。

但对着这张憨厚的脸。她只能耐住自己,继续说些场面话,“举手之劳,不算什么大事。这几条鱼都大的,够我们几个吃的了。你们不用放在心上。谁碰上了这事,都不会睁睁地看着这么小的孩就这样被冲走。我们也是刚好碰上了。”

姜棉数了数桶里的鱼,一共还剩五条,一人至少还能分到一条。不错不错。

话留,人逃似地跑了。

楚婴听完了,说:“我还以为鱼都跑光了呢。看来运气不错,还给我们留了几条。那我们还是过去看看吧。”

那人摆摆手,见到姜棉两手都提着桶,直接把鱼桶提到姜棉平常洗手洗脚的地方放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