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醉宝鉴
  4.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上了一课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上了一课(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自雍正七年开始,遂“将此次脚货,件酌估价值造成黄册,于每年大运之时一并呈府。

有可以变价者,即在京变价,可有供赏赐者,即留备赏用”,到乾隆八年初“总属如此办理”。也就是说自雍正七年开始,一些釉不好的淘汰官窑在运送到京师后,被皇帝赏赐给了官员或者变卖售了。

到乾隆七年六月,乾隆皇帝更是谕旨:“嗣后脚货,不必来京,即在本地变价。”也就是说,淘汰来的官窑不再耗费大量人力力运送到京城,而改就地在景德镇变卖。

唐英由于担心如果把淘汰来的官窑瓷在景德镇变卖的话,景德镇的民窑工匠会以此为样本行仿照,以官窑之名义价售卖,从而使得次品官窑的销路不畅。

除次官窑变卖之外,皇帝的赏赐,和御窑厂也是官窑瓷向民间的渠。从唐英的奏折就可以看御窑厂就常常有工匠甚至是官员把次品偷偷带况。所谓靠山吃山、靠,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没有例外。

柳亦辰断定这件折腰青淡描卉盘可能是御窑厂的工匠偷偷带或者是就地变卖的,不过这只是柳亦辰的一个猜测,当时的况究竟是怎样,怕就永远只能是一个谜团了。

柳亦辰讲完这件事后,有位店员笑着问:“柳董你给我们说说这官窑和民窑的区别吧。”她们这些人最喜柳亦辰给她们讲他以前亲经历的一些事,不仅能够听到故事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

“其实所谓的官窑,是指由御窑厂的工匠生产在御窑烧制,目的是为廷使用的瓷。只要是这类瓷就是官窑,和质量低完全没有关系。当然,一般官窑瓷的质量普较

而民窑则是指的由民窑工匠制作在民窑烧造,目的是为了市场销售或定购的瓷。这类瓷哪怕质量再好,也都是民窑瓷。有一些形制的皿,是只能由官窑生产供皇家使用,而普通的民窑是不能生产的,比如一些国家典礼上的祭祀用等等。

官窑瓷因为是从御窑厂生产的,而御窑厂的工匠绘画,工艺技术平和设施都普遍比民窑窑,所用工时比民窑,质量控制比民窑严格,因此生产来的瓷质量普遍较民窑为

官窑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形制,纹饰方面的标准。像御窑厂就存有所有烧制的瓷样本,因此即使朝代更替,也都能据遗留来的样本行创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标准官窑的纹饰都差不多的原因。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