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回到民国当导演
  4. 第2节

第2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再的布景,放到再往前几十年,科技更落后的年代,就不定有这样好的效果了,压看不清啊。

不是说就难看了,只是,完全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甚至是大打折扣。就像彩戏在过去的夜晚演一般。

乐戏园里,真没人有这知识。

待他说来,像应笑侬那样舞台经验丰富的演员,结合自经历,还真有豁然开朗的觉。

乐戏园能坐几百人,舞台也不算小了,但是和徐新月设计的场面比起来,还是有些失调。他到底还是外行了,要换了沪上那些老经验的布景师,兴许能看来。

这会儿,也许有经验的人能觉到,比如演员会逐渐摸索在大场地和小场地分别用什么样的力气,但也缺乏总结、推广。

意思,策划们疯狂往里加噱

徐新月惊讶之至,他一个人去的沪上学习,学技术的地方舞台的确是仿的西式,大大的镜框式舞台。

毕竟此时,戏曲舞还未形成理论,没有一个使用规则。

在现代,随便拉一个人过来,看多了也能据经验给你总结几:大片最好去有imax幕的影厅,激烈动作片看3d的最,4d影厅小心……

他刚才讲那些前提,就是想调这个理。合适,对效果真的很重要。

更叫他无法相信的是,你说新戏失败,仅仅因为这戏台大小?

“所以‘合适’两个字很重要,东家排的戏有许多机关,虽然不是特别刺激,却并非失败的关键。乐师与主角合不算默契,但功底厚,台上圆了过去,症结也不能说在他们。

先前徐新月对于舞台大小一说,还有将信将疑,现在已经是笃信了。

这个行业目前还普遍缺乏技术人才,戏班、戏园基本都分开,有。戏园东家都要赚钱的,寻常也不会琢磨我是不是应该把戏园舞台大小改改,改到多大,观众看起来才舒适。

他又不懂打光,回来布置灯光完全是生搬,甚至因为与后台化妆时光线不同,演员第一次上台妆容都惨白得过分……

“依我看,问题其实在,您光想着要闹戏,要新鲜多,还请了武工一的应老板来,却没想着把舞台也扩宽一。打个比方,关羽九尺的,要是在杂房里耍刀,能彩吗?”

纪霜雨对场面调度之类的工作更是再熟稔不过,一就看来不合适,以及到底哪些地方不合适,需要改到什么程度。

要在沪上,这方面人才还多些,尝试不同的镜框式舞台,中央式舞台,实景舞台,或者扇形舞台,圆形舞台,蹄形舞台……

人们利用上光学、电学等知识,在戏里加上机关、灯光、术。什么飞人轨、活动翻板、真蟒蛇上台,甚至脱衣舞……怎么刺激怎么来。

但是他不懂,别人也不懂啊。这么些天,从同行到观众,没一个人指过不对。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纪霜雨轻松地:“可您场面太闹啊,就比如您从沪上学来的灯光设计,不也是布置在更大的舞台上么,照搬过来也不太合适。”

又学习西方戏剧布景风格,找来画师绘制写实的景作为背景,大受迎。

倒是这个跑龙的,只看了这里,就知他必是从一个大舞台搬来的,真神了!

娱乐生活还没有后世那么彩的市民们,看得是如痴如醉。

这是个很浅显的理,此前在乐戏园竟无人能明。

从沪上开始,各大城市、戏也争相搬演,一时必不可少。

徐新月初时还不信:“戏园台不都这个大小,差不离,我们的戏台算大的,这么多年都是这样演的。”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