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甚聪悟。常升坐讲《老
》。
虔从弟元明,隔纱帏以听焉。)无不能之。余风又
衍于北。(苻
禁《老》、《庄》、图谶之学,已见第一节。《苻
传》云:谈玄论
,虽
安无以尚之。《苻朗传》云:每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可见其时清谈之风甚盛,
崇儒,所以不得不禁之也。《姚兴载记》言:京兆韦
,慕阮籍之为人,居母丧,弹琴饮酒。可见洛
遗风,北方迄未尝绝。《魏书·程骏传》:六世祖良,晋都
使者,坐事
于凉州,骏师事刘昞。谓昞曰:“今世名教之儒,咸谓老、庄,其言虚诞,不切实要,弗可以经世,骏意以为不然。夫老
著抱一之言,庄生申
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沮渠牧犍擢为东
侍讲。世祖平凉,迁于京师,为司徒崔浩所知。显祖屡引与论《易》、《老》之义。是清谈之风,传播河西,又还归洛
也。)
隋乃息。(《北齐书·卢潜传》:潜从祖兄怀仁,怀仁从父弟昌衡。武平末,尚书郎沈靖有才识,风仪蕴藉,容止可观。天保中,尚书王昕以雅谈获罪,诸弟尚守而不坠。自兹以后,此
顿微。昌衡与顿丘李若,彭城刘泰珉,河南陆彦师,陇西辛德源,大原王修,并为后
风
之士。案其见于史者,又有羊烈,能言名理,以玄学知名。杜弼,
好名理,探味玄宗。尝注《老
》及《庄
·惠施篇》。《隋书·张煚传》:父羡,少好学,多所通涉。周代公卿,类多武将,惟羡以素业自通,甚为当时所重。撰《老
》、《庄
》义,名曰《
言》,五十二篇。煚好学有父风。《
孙览传》:从
识,建德初,武帝尚
法,尤好玄言。求学兼经史、善于谈论者为通
馆学士,识应其选。则周初
犷之风,至此亦稍变矣。《北史》:卢辩弟光,好玄言,崇佛
,注《
德经章句》行于世。武帝少尝受业,无怪其有此雅尚也。要之北方谈玄之风,至周、齐而少衰,然迄未尝绝也。)自正始至祯明之末,历时凡三百五十年,通东汉之世计之,亦可云天
五百年而一变矣。
玄学之大功,在于破除拘执。其说之最要者,为贵而贱迹。
者今所谓原理,迹则今所谓事实也。前此之言治者,率
模放古人之形迹,自经玄学家之摧破,而此弊除矣。然人之善恶,实因其所
之境而不同。日与人相
相劘者,人事固较天行为尤切。前此经世之家,
举社会组织,解弦而更张之,其所
之术或疏,而谓非解而更张,无以为治,其说固未尝误。而承新莽败绩之后,人莫敢言治本之计,徒
移易人
,以求臻于上理。玄学之家,已有此蔽。继以佛学,其蔽愈
。宋世理学,力辟二氏,此见亦未能改,遂至冥冥千载,视社会一时之组织为天经地义而不可变焉,屡变无成,实由于此。此则
可叹惋者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