旂以弼等受署伪朝,遣小息责让。齐王冏起义,四皆伏诛,襄
大守宗岱承冏檄斩旂,夷三族。其滥亦可谓甚矣。冏之死,诸党属皆夷三族,见本传。成都王颖杀陆机,夷三族,见《颖传》。陈
夷三族,见《周
传》。张昌同党并夷三族,见《昌传》。又《武帝纪》:泰始八年,六月,益州牙门张弘诬其刺史皇甫晏反,杀之,传首京师,弘坐伏诛,夷三族。)其夷狄之君:则石勒杀曹平乐,夷其三族。(见第五章第一节。)乞伏慕末尚书辛
,随炽盘游后园,弹鸟误伤暮末母面,暮末立,诛
五族二十七人。(《北史》本传。)魏
武平中山,收议害秦愍王觚者,皆夷五族。(见上。)崔浩之败,大武
夷浩已
僮吏已上百二十八人五族,以
允持之而止。(见第八章第六节。)其后游雅且以论议
短,陷陈奇至族焉。(《魏书·雅传》,参看
文。)亦云酷矣。《晋书·怀帝纪》:永嘉元年,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除三族刑。盖陈群定法,虽蠲此刑,其后又尝著之也。《愍帝纪》:建兴三年,六月,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大后陵。敕雍州掩骼埋骴,有犯者诛及三族,此或仅指一事言之。然《明帝纪》:大宁三年,二月,又复三族刑。(惟不及妇人,见
。)《温峤传》:峤奏军国要务,其七曰:“罪不相及,古之制也。近者大逆,诚由凶戾。凶戾之甚,一时权用,今遂施行,非圣朝之令典。宜如先朝除三族之制。”则又竟复之矣。《魏书·
祖纪》:延兴四年,六月,诏:“自今以后,非谋反大逆,
纪外奔,罪止其
。”《刑罚志》:大和十一年,诏:“前命公卿,论定刑典,而门房之诛,犹在律策,可更议之。”盖至是始从宽典。然《北齐书·韦
粲传》:孝武
关,以为南汾州刺史。神武命将
讨,城陷,
弟俱被获,送晋
。蒙放免,以粲为并州刺史。初
粲兄弟十三人,
侄亲属阖门百
,悉在西魏。以
粲陷城不能死难,多致诛灭。归国获存,惟
柴与弟
谐二人而已。则门房之诛,西魏犹行之也。
《魏书·源贺传》:贺上书曰:“案律,谋反之家,其孙虽养他族,追还就戮。其为劫贼应诛者,兄弟
侄在远
、隔关津皆不坐。窃惟先朝制律之意,以不同谋非绝类之罪,故特垂不死之诏。若年三十已
,家人首恶,计谋所不及,愚以为可原其命,没
县官。”
宗纳之。
养犹追还就戮,可见亲族连坐之酷。然中国之法,女
适者,亦不能免于连坐,其酷亦殊不减此也。曹
支党之诛,姊妹女
适人者皆杀,见《晋书·宣帝纪》。毌丘俭之诛,其
旬妻荀氏应坐死。其族兄,与景帝姻通,表魏帝以匄其命。诏听离昏。荀氏所生女芝,为颍川大守刘
元妻,亦坐死。以怀妊系狱。荀氏辞诣司隶校尉何曾乞恩,求没为官婢,以赎芝命。曾哀之,使主簿程咸上议。言:“父母有罪,追刑已
之女,夫党见诛,又有随姓之戮,一人之
,
外受辟。”“宜改旧科”,“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既醮之妇,从夫家之罚”。朝廷佥以为当。于是有诏改定律令。(据《晋书·刑法志》及《何曾传》。潘岳之死,已
之女,亦一时被害,见《岳传》。)《解系传》云:弟结。孙秀
关中,结在都坐,议秀罪应诛,秀由是致憾。及系被害,结亦同戮。女适裴氏,明日当嫁,而祸起。裴氏
认活之。女曰:“家既若此,我何活为?”亦坐死。朝廷遂议革旧制。女不从坐,由结女始也,则其时既醮之妇,已不从戮,后又并免在室之女矣。明帝复三族刑,《纪》亦云不及妇人。
游雅之贼陈奇,事见《魏书·儒林传》。云:有人为谤书,多怨时之言,颇称奇不得志。雅乃讽在事,云此书言奇不遂,当是奇假人为之。如依律文,造谤书皆及孥戮。遂抵奇罪。以语而致斯祸,尤前世所未闻矣。然魏法之酷,实尚不止此。《魏书·刑罚志》云:“
宗大安四年,始设酒禁。是时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主政。帝恶其若此,故一切禁之。酿、酤、饮皆斩之。增置
外候官,伺察诸曹,外
州镇。至有微服杂
于府寺间,以求百官疵失。其所穷治,有司苦加讯测。而多相诬逮。辄劾以不敬。诸司官臧二丈皆斩。”当时盖酒禁其名,监谤其实,故
文云“显祖即位,除
误,开酒禁”,以二者并言。见劾为不敬者,盖亦
过而非酒失也。候官者?《官氏志》言:“
武
法古纯质,制定官号,多不依周、汉旧名。或取诸
,或取诸
,或以民事,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凫鸭,取飞之迅疾。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望。自余之官,义皆类此。”法古纯质,不依周、汉,犹云彼自创为,不用中国之法耳。候官之职,颇类魏、吴之校事,然亦以
语诬陷人,则又魏、吴之所未有矣。《刑罚志》又云:
祖大和三年,
诏曰:“治因政宽,弊由网密。今候职千数,
巧
威。重罪受赇不列,细过
而举。其一切罢之。”于是更置谨直者数百人,以防喧斗于街术。此则如今警察之职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